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5-02 21:07:08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