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mengtang 2014-03-27 14:56:30
三、我瞬间凌乱了
原以为,各区升中率是大体一致的,老三区、天河区教育水平高,所以导致他们比郊县学生高出100分左右仍要读职中。但最近比较了各区从初中上高中的入学率,发现不是这回事。
下面透过2014年高考一模人数和近几年各区中考人数的比率,评价各区上高中的比例。
区 | 近年中考大约人数 | 2014高考一模人数 | 高考人数/中考人数 |
越秀 | 10500 | 3851 | 36.68% |
荔湾 | 8300 | 3085 | 37.17% |
海珠 | 11000 | 3079 | 27.99% |
天河 | 12500 | 2834 | 22.67% |
小计(以上四区) | 42300 | 12849 | 30.38% |
省市直属 | 纳入区属地 | 6158 | / |
小计(四区+省市直属) | 42300 | 19007 | 44.93% |
全市 | 121000 | 50588 | 41.81% |
(注:若以2012年高考人数为参照,天河仍是2800多人,荔湾、海珠3000多人,只有越秀超过4000人,但总体数字大同小异。没有2013年各区高考人数。数字反映天河高中学位严重不足,老三区作为一个大区能合法流动,海珠的往越秀、荔湾那边奔涌。)
虽然当中有一些出国的、有特殊原因没有参加一模的,但总的来说老三区、天河区上高中很难,就算把省市直属12所学校6158人全部当成被老三区+天河区垄断(实际根本不可能),其升高中率大致也就和其他区持平。如果只算区属高中,这升学率就很低了。
更何况,即使真的垄断了,能考上省市直属12所是我初中教育的成绩和能力,不能因为这个就削减区属学校的名额。
原来以为,是均衡与平均一个一种取舍,因为要平均,导致老三区和天河区一部分临界生作出牺牲。现在才发觉既不是均衡、也不是平均,而是“赏劣罚优”的逆袭,教育水平低的郊县安排的高中学位反而更充裕——我瞬间凌乱了。
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E度家长看来,603分不值得一提了,上了高中也是“晒钱晒粮票”,不如读职高早点出来捞世界。
其实大家看低了这个603,现在中考已经经过一个淘汰一半的选择,能上高中的算是不错的“好学生了”。根据最近几年的广州高考上线人数、中考分数段分布,有人推算出一个测定“苗子”的经验值:一般来说,广州中考700分以上的是一本苗子,660分以上的是二本苗子,620分以上的是三本苗子,580分以上的是专A苗子,能读高中的不管多少分基本上有专B机会。可见,这1229个上了职高的600+(加上被迫去民校的,可能有三四千人了),基本上是专A十拿九稳,咬咬牙三本无压力,个别励志的上二本。在分数面前平等的理念面前,上三本、专A还是上职高,是我个人的选择,不能因为区域问题就剥夺了选择机会。
近年来广州高考全面落后于深圳,一本落后有各种原因(例如家长提到的深圳好高中集中于仅有几所,便于强化竞争,广州较为分散;深圳高中教材难度大于广州;等等)。二、三本的落后就不能用尖子是否得到强化的理由解释了,我觉得郊县470-550分这段混入了高中,老三区和天河550-620分这段很多人却被排除出局,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教育局从高考政绩的角度,也应该正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