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广州站 作者:@18602017762黄 2017-07-04 10:59:56
第二悔,是没早点计划,准备不足,导致没能去到理想的学校。
天河那家“大户”和“金店”一开始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后来综合比较后,“金店”成为第一目标。
在系统地过了一遍数学后,我们开始做“金店”的真题和今年出的那本白皮书。
白皮书,难度不高,做下来娃信心越来越足,数学英语都能达到90分以上。好在及时转到了历年真题上。2008年到2016的卷子,娃都看着时间完成,数学最低的一次是86,英语最低的一次是82.75,两门加起来仍能超过当年录取分数。
所有的错题集中起来再刷!
信心是有的,目标不再只是是考上,而是拿到住宿学位。
结果,当然未能如愿。我们考了157,离录取分数有10分之远。数学第一次考得比英语低,只有77分。
那天是周一,娃放学回来,我很沉重地跟他说了这个消息。我叨叨地说了很多,一会分析原因,一会自责。
娃默默地听着,终忍不住流下眼泪,喊着:“我不服,我不服!”
是啊,备考这段时间以来,他很努力,很配合。我们都信心满满。如果考试那天不迟到的话,最后一道题应该是可以做完并做对的;如果不是大汗淋漓而是从从容容做题的话,准确性应该能提升的;如果,再有一个月时间准备的话……
所有这些“如果”,都不是娃的问题,而是家长我的问题。能不悔吗?
悔!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一直怕自己有后悔的一天,因为我永远也忘不了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那位母亲流着眼泪一遍遍念叨着的那句话:“娃呀,没给你吃过好的,没给你穿过好的,你就走了。娃呀……”她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从汶川回来后,对孩子的事,我不执着了。因为,我怕自己有一天跟那位母亲一样后悔。生命如此脆弱,那当下不是最重要的吗?当下能在一起能开心不已经是最重要的了吗?
不想练琴,那就不练了。围棋有人反对,那就不学了。成绩,不排倒数就行。自己觉得好的地方,带着娃一起再走一遍,吃一下自己觉得好吃的,趁着有时间……
但娃说他“不服”的时候,我后悔了。
那一刻,我猛然醒悟,什么才是真不后悔。
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不能说不上心,但真的上心了吗?有深入的思考吗?或者,有什么规划吗?有没有以素质教育或者干脆以快乐童年为名来偷自己的懒呢?
现实往往经不住拷问。
我对娃成绩有要求:可以不第一第二或第三,但一定不能考个倒数第几回来。理由很充分,咱走的是素质教育路线,快乐成长为主,再说了,小学那点东西顶多算常识,哪称得上知识?
所以,画画、书法这些与素养及审美有关的,是要学的,不用考虑参加什么赛事拿什么奖。
又从经验主义出发,觉得自己小学功课及格都少,初中好好学就好,小学,好好玩才是正经事。
所以,娃上六年级之前,我们一度认为,大不了派位嘛。
轻轻松松地,孩子就会快乐吗?
有一天,娃就不开心了,问我:“妈妈,为什么班上某某说他去参加\‘希望杯\’考试了,为什么我不去?”“我想去,你给我报名吧。”
不参加竞赛,他不开心。或者说,他想参与,但我连机会都没给到他。
画画、毛笔、钢琴、围棋可能是娃的兴趣点,奥数也是有可能的,是这个逻辑吧?画画、写毛笔就能轻松学习、快乐成长了吗?事实上,任何一样东西要学好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学习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一点点好起来,这种学习的快乐难道就不是快乐吗?
我真心发现,奥数并非自己以前想像的那样。它对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不只会弹钢琴画画写毛笔是素质,思维能力同样是素质。
原来,我不是在寻找娃的兴趣点,而是自以为是地给予而已。
书法、画画的学习上,孩子要是拿到奖,他会不开心吗?一味排斥赛事与奖项,与其说是为了快乐学习,真不如说是不愿多想、无事一身轻。
更何况,设定一个目标,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减少随意性,怎样都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吧。
事实上,不只有以素质教育为名的偷懒,还有以报班为名的偷懒。
报了班,就觉得尽到自己的责任了?
绝大部分的孩子是需要反复引导、教育的。咱只看到别人家的娃多优秀,看不到别人家的父母付出了多少。更是刻意忽略掉“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句古话。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