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资讯 作者:异边的畔 2015-03-18 12:05:57
广州奥数网 随着高考变回全国统一命题,这种横向的可比性有逐渐多了起来,或许不久的将来真会影响到部属高等院校指标的分配。
目前这些省市有多个组合并称,例如京沪、江浙、两湖、闽粤、皖赣、冀鲁豫等。
类似这种同位比较在很多的贴吧已有不少口水战。不用数据也知道,广东是无法与京沪、江浙相比的。皖赣、冀鲁豫过去很强大,现在有所下滑,除了山东外其余的省落伍了。
接近层次的两湖和闽粤,一般印象,总觉得广东肯定不如人家,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同组。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每逢讨论到这些问题,广东总会被贴一个标签“商业味太浓,学风不好”,结果被评为“差等”。对于这个定性,我又拿不出数字来证实“是”或“不是”,只能落荒而逃。
我的帖子一向不喜欢用定性的判断,而喜欢用定量数据说明一些状况。
一、明清时期
这些数据太久远,实际对今天已经没有很直接意义了。不过一个地方的民风、学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在清朝以前,人口流动是相当少的,这时候的状元、科举进士等人员基本上反映“原生态”人群的教育状况。
清朝以前的基础教育状况很难拿到量化的数据,只能取高大上部分来比较了。
(一)明朝进士榜
福建2374人,全国第4。
湖北1009人,全国第11。
广东857人,全国第13。(其中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四县占了一半)
湖南481人,全国第14。
两湖+广东=2347<福建——这个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浙江、江西分列前两位,福建受这两省的影响很大。湖北的位置略低于人们的判断,因为他是比较接近统治中心的地带。广东在印象中还是南蛮地。实际上自从朝廷实行四口通商之后,广州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已经逐渐走出“蛮荒地带”。反而湖南属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位置,数据相对落后。
(有人评论说出几个名人不代表什么。其实这一数量已经很大了,江浙赣等省都是3000+的数量级,非常能代表当时的教育水平)
小结:福建>>湖北>广东>湖南
(二)清朝进士榜
福建1371,全国第8。
湖北1247人,全国第9。(第10、11是安徽、陕西)
广东1011人,全国第12。(第13是四川)
湖南714人,全国第14。
虽然顺序还是这个格局。不过福建的数据已经大幅回落,被4个华北省份赶超。
此外,到了清朝后期,这个形势有所变化,一是随着湘军崛起,湖南人在朝廷占据重要位置和资源,对省内教育也空前重视;二是随着西学东渐,留洋、新式学堂开始取代传统科举,这股风反过来是从沿海吹响内陆。
小结:福建>湖北>广东>湖南。但福建的巨大优势明显丧失。
最后提一提古代文状元人数,福建19人(其中明朝10人、清朝3人),湖北10人(其中明朝2人、清朝3人),广东9人(其中明朝3人、清朝3人),湖南5人(其中明朝1人、清朝3人)。虽说状元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这实际上是科举进士的塔尖部分,与进士的基数基本上是吻合的。清朝这4个省的状元各是3人,倒有一定的巧合成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