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奥数网小编 2011-04-25 10:52:25
弊
公办优质生源流失恶性循环
“小升初”之殇,不光让家长和考生深受其害,更受伤的还有曾辉煌一时的公办学校。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升初实行“免试派位入学”的招生方式。面对民校在家门口“明抢生源”,公办学校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生源的流失。
在传统的推荐生入公校的模式下,小学的推荐生都是学校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而如今,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都通过联考或择校考进入好学校,剩下来的“推荐生”含金量很低。
失去了好生源对公校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校长告诉记者,失去优质生源后,不少学习基础差的“学困生”和“教而不学”的品学双差的“差生”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不少公办初中因为缺少优质生源,学生群体失去了“领头羊”,教学管理上的“鲶鱼效应”难以产生,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社会认同度越来越低。
“谁拥有了优质生源,谁就站在成功的高起点上,成功了一半。”黄石小学校长黄胜文说。为此,广州等地就持续出现公开或不公开的“公”“民”初中生源争夺的较劲。有教育人士举例,几年前,荔湾区一所公办学校——12中还是著名的“薄弱学校”,而如今由于采取了选拔招考的办法,从“麻雀”摇身一变成“凤凰”,12中改名后的“西关外国语学校”顿时声名鹊起。
利
“多联盟”让民校蓬勃起来
相比起公校的“偷偷”争夺生源,民校自主招生则有法律保障。自从2005年《民办促进法》赋予了民校自主招生的权利后,民校选拔招考逐渐成为广州小升初的一大“品牌”。
记者调查发现,2006年,广州13所民校开始结盟联考,其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广告费而联合做公告,更重要的是联合在一起打响民校品牌。由于选拔考试,掌握了生源这一生命线,民校联考把大批本来已是当地成绩出众的佼佼者网罗其中,转眼又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其宣传自身教学质量的材料,让看到成绩的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
“国家教育制度仍是应试为主,但是公家资源却很少向民校倾斜,导致民校办学也有不少压力,所以他们搞一些策略来争取生源还是情有可原的。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政府督学冯增俊说。公办学校追求公平,民办学校追求特色,民校有自己的思路,可谓“愿者上钩”。“广东人口众多,教育部门担子巨大,民校作为公校的补充。一来不耗费公家资源,二来给予家长多元化选择,是值得鼓励的。”他说。
就民校发展来看,从民校单考、到民校联盟,再到民校另结盟,是进步表现。民办论坛会员赵福坛说:“今后肯定会有第三第四联盟出现,就像高考的华约、北约、卓越联考一样。”他表示,多联盟出现、甚至自主招生都是中国教育招生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教育的政策对教育资源采取垄断的方式,免费上学、教师绩效等政策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来说是进步的作用,但这些都是对民办教育的抑制。只有盘活起来,有自己的策略方法,才能更好发展民校。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