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奥数网小编 2011-04-25 10:52:25
近日,信息时报对民校“拆伙”,公校加入争抢生源混战的现状进行了连续报道。不少家长苦叹,小升初堪比考大学,实在太恶劣!一场“民校结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广州“小升初”局面的深思:这样折腾上初中对孩子和家长意味着什么?这样的生源竞争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格局对于教育又将产生怎样的深远意义呢?
学生
不“加码”考不上好初中
平时的课程排得满满的,周末不能玩,还要上奥数、小英杯辅导班、写作等三个课外辅导班——这就是东川路小学小张的六年级生活。
按照目前的小升初格局,一般有多种出路:一为电脑排位或对口入学,二是民校联考,三是公办择校考试等。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选择公校抑或民校,都离不开一个“考”字,“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
除了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之外,民校和公校的择校考试,都带有“选拔”性质。选拔意味着“超纲”或“加码”,而这些不在小学规定课程当中,只能通过课外补课解决。“我也很想去玩啊,可是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在恶补,不补很难考上好学校的。” 小张说。
在广州上世纪90年代的小升初统考,公办初中是好教育的标志。而如今,似乎民办初中已成为优质教育的代名词。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小学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以此为标准暗地里随意增大与这类民办初中考试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的难度,加大了这部分课程内容的份量,增加了教学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根据民进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的一项面向广州、佛山、深圳、珠海等十大城市的调查显示,84.2%的孩子一个星期要参加两门以上的校外培训。而这些要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学生常常要提前一年或半年参加专门的课外辅导班,反复进行题型分析与实战练习辅导,以增强应试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如广州市每年约有12万小学毕业生,近几年参与各类入学考试学生的比例均在1/4,甚至达到1/3。
家长
再也不敢让孩子快乐学习
“我请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年假,就是为了陪小孩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谈起小升初,水荫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长白女士就连连摇头,“太崩溃了!”
作为新时代的高知分子,白女士已是单位的高层。由于自小就经历了艰辛“考试路”,因此特别希望女儿能够拥有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在她的坚持下,女儿一直快乐地成长着,直至碰到了小学毕业和“小升初”。白女士说,见识了许多过来人的例子,参加了许多讲座,她了解到,不参加课外培训班基本考不上好初中。
她开始以小升初的“标准”分析孩子的强弱:小孩对奥数没有兴趣从来没学过,她又不是体艺特长生,唯一有兴趣的就是英语。为此她制定了全套计划:主攻英语让孩子参加可加分的小学英语竞赛,同时参与课外辅导班恶补“数学”。 从五年级暑假开始,孩子的辅导班包括:文化拓展班、英语写作班、英语单词班,数学补习班……“连续八天从早到晚都在上课,我不得不请了一周年假来陪她。”她说。
更让她自己哭笑不得的是,听说小升初会涉及一些初中内容,她甚至已经买好了初一上下学期的课本,而这个时候小升初的战役还没有真正打响,准备托关系找人的事情还正在筹备。白女士一方面为小升初准备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十分反感:中高考起码“以分取士”相对公平,可小升初要家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在比考大学还要麻烦!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