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北夕 2009-06-02 09:51:22
一句“师出名门”固然给“天子门生”授业上有所启发,但更多的是套上了炫丽的光环。无论你学到多少,学好学坏,只要是“师出名门”那就是一种成功。小沈阳从师本山大叔,先不说表演风格跟本山大叔格格不入,但却能上春晚而发红发紫,不得不承认是得益于本山大叔。北大、清华学子毕业后自主创业养猪是特大新闻,其他大学生养猪却是常闻,只因为这是炫丽光环的作用;而时下,很多人也为这个光环而乐此不彼。学生如此,家长也如此,学校还是如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择校费的突出。
如今的出国留学更多的人更大的份量已经是一种时尚的追求,而不是学有所归。一个出国留学,先不说其学到多少,光其这举动已是身份的象征,甚者身价倍增,大家风范的标志,当然这个大家风范是指大户人家的风范。因为无论国外学校是否有名,所学专业是否有用,只要是国外学校能上就上,给人以“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的印象。这种盲目的留学观念,可以说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这是比较高级的而且是错误的“师出名门”的观念。当然这种“择校费”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在这里说择校费也许更恰当。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也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有的心境;而恰恰是这一种心境造就了择校费的横生,迁就于学校,妥协于教育。儿女的心虽然在石头上,但父母的心依旧在儿女上;如何让子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以前上大学好像是唯一的途径,而如今选择名校好像成了唯一的途径,也可以说是选择“名师”,名师出高徒嘛,故不难理解家长的这种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是离不开炫丽光环束缚的表现,可惜进名校孩子的将来依然是个问号,进个名牌小学就能保证孩子的一生?进一般小学是学,进名牌小学何尝不是学?既然都是学,那还是那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如何更切实际的选择利用教育资源,那才是尤为可贵的。没必要去追逐那份名利,甚至于牺牲孩子的特长、喜好,那更加没必要为择校费而皱眉、折腰。再说高达数万元的择校费,且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