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广州站 > 小升初 > 经验分享 > 正文

经验之谈:一套简易有效的学习预习方法

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1-09 13:40:28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 

    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基于上述情况,我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 

    对于“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最基本的形式。实践出真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能力<本领>都是在有意识的活动<实践>中获得的。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时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呢?《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阐述。给我们教师施教增加了难度。这更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设计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 

    如何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首先,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 

    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   

    一画段儿,二画圈儿, 

    三画需认字儿,四画翘舌音儿,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这个口诀我称为“六画读书预习法”。(其中前“四画”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五画、六画”在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其含义如下: 

    一画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实践证明,“一画段儿”的方法,学生方便实用。 

    二画圈儿”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儿”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需“学会”的生字和需“会认”的生字无明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实践证明:通过“二画圈儿”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三画需认字儿”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翘舌音儿”,是针对我们曲阜市区口语中平翘舌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这种画法一般坚持两年就可以使学生基本区分平翘舌音。调查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班级的学生,其读书的正确率大大高于不采用此法的班级。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六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在今后学习中他会对自己画出的“宝贝”不由自主地玩味揣摩,自然训练了其创造性地思维。“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这“六画预习法”的指导非常简单: 
 

    第一, 教师先把口诀写在黑板上,最好让小学生抄在他课本的反面,以便随时参阅。 

    第二, 要求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和作用,讲解透“六画预习法”的意思。 

    第三, 让学生把口诀背诵下来。因为是非常简单有趣的口诀,所以非常好记。 

    第四, 以一篇课文为例指导预习。先让学生背一遍口诀,然后按口诀要求边读边画。只要严格要求,不到一周,学生就基本掌握“六画预习法”。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六画预习法”预习课文的习惯。 

    第五, 建议学生在课外的读书中试用。 

    要注意的是“六画读书预习法”中前“四画”在一年级中使用,后“两画”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到中年级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这“六画预习法”经笔者反复实践,证明是易行有效的。一开始写出口诀,由于口诀押韵上口,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还没让背就背开了,让背时大部分学生已会背了。然后按以上几步去指导。课堂上那边读书边动笔画的情景让人感动。有的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画了又画。更令人欣喜的时学生在今后预习课文时会用、乐用。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说: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预习课文,学生就拿起笔来,嘴里先背一遍口诀,而后伏下身来一边读一边画。实践一长,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法。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现在,有许多本人教过已上了高中的学生仍在沿用着这种方法。 

    教师还要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要说明的是,预习后“考查必须认真”。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多辅导,认真检查。一年级必须在课内,二年级可半扶半放,到中年级就基本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不过,教师“考查必须认真”。 

    这里还要补充的是,在学习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和内容各异,学生的情况又有不同,这“六画预习法”还可有“七画、八画”等许多“变式”。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考试真题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衔接经验 | 名校动态

热门推荐

小学模拟题 | 教育新闻

热门试题资料 | 广州越秀区

广州海珠区 | 广州天河区

重点中学

广州大学附中 | 育才实验学校

中山大学附中 | 广州华师附中

二中应元学校 | 广雅实验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