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广州站 作者:@飞天鹅 2017-02-14 11:26:26
日本前车之鉴:倡导“宽松”的公办教育酿就“小升初”热考
日本教育部全面推出以宽松教育为指针的“新学习指导纲要”。按此纲要,周六不再上课,彻底改为一周5天。公立小学的授课内容将减少三成,小学四年级的内容将推迟到小学六年级上。为了进到更好的私立学校,家长接二连三地开始把孩子送到课外上“塾”。
宽松教育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寻找感兴趣的课题,自己调查,自我提高”。理念很动听,似在学芬兰。但宽松教育的路线边走边改陆续走了几十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促成了小升初热考:兴旺了私立学校,壮大了进学塾行业,反过来砸了公立学校的声誉。
这是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国家长的感受——
她有一双儿女,本想送进公办学校,却偏偏赶上了日本政府力推的一场名曰“宽松教育”的改革大潮。耳闻目睹各种发生在公办学校“宽松”教育氛围中的怪象,她最后毅然决定把孩子塞进补课班(在日本叫“塾”),把目标锁定在考取私立学校。
听上去是不是很相似?好像日本教育被家长们所抨击诟病之处,也在我们这里上演着……全世界的学校教育,还真是有不少“通病”呢!
每年一月和二月是日本考学的季节。初中、高中、大学的入学考试都赶一块儿了。这季节也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升学考日语里叫“受验”,还真是从学问到身心都得接受考验呢。
日本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六年、中学三年。在传统的概念里,“受验”指的是考高中、考大学。小升初考试从前也有,但主要是少数富裕人家的话题。
普通工薪阶层人家卷入“受验战争”,那是2000年以后的事。
教育部推行宽松教育,促成小升初“补课热”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刚来日本时,小学生日子过得松紧适宜、快活健康,有回家作业但不至于成为负担。大多数小朋友放学后,不是在操场上奔跑,就是在住区内的小公园玩耍。治安也比现在好,无需提防“可疑人物”甚至犯罪分子。
无忧无虑的日子到2002年开始变样。
这一年,日本教育部全面推出以宽松教育为指针的“新学习指导纲要”。按此纲要,周六不再上课,彻底改为一周5天。公立小学的授课内容将减少三成,小学四年级的内容将推迟到小学六年级上,初一的内容要到初三才教。
学校解释得更加具体:比如圆台面积的计算不教了,小数点后超过2位的计算题可以用计算器等等。说得家长心一阵阵发紧,好似看着高楼大厦的钢筋正被一根根地抽掉。那年,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
接下来的日子,就见到家长接二连三地开始把孩子送到课外上“塾”。
日本的“塾”大致有两种:补基础为主的叫“学习塾”,帮助考私立学校的是“进学塾”。
从这年开始,上“进学塾”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不理解:被剪掉的内容到“学习塾”去补一下不就行了吗,干嘛非要去考私立中学呢?
班里一位热心升考的“受验妈妈”告诉我说:“第一,私立中学可以中高连读,不用升考,省心省事。若是大学的附属学校,甚至可以一口气读到大学毕业。
第二,新纲要主要针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自成体系不受影响,况且本来教学进度就比公立学校快,将来考大学时,私立出身的考生明显有利。公立学校搞宽松教育,但大学考试的难度不会减”。我真佩服她的高瞻远瞩。
日本在“二战”后,教育体制被改成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种单线构造,好的大学对应好的工作单位。好的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的入学竞争一直十分激烈。最后,她特意补充了一句:“私立学校能够提供比公立学校更好的环境,环境对小孩的成长很重要哦”。
我们所在的学区是文教区,高学历且“热心教育”的家长很多。一转眼班里近70%的同学都走上了升考之路。
其实,让小孩的童年过得悠悠自在有啥不好?再说女儿当时才1岁,上“进学塾”除了要接送还要做盒饭,我还在犹豫,直到报纸上频频出现“学级崩溃”的字样。
“学级崩溃”就是班级秩序崩溃,指班主任管不住学生也无法正常指导班里工作,班级处于无法正常上课的状态。
想起孩子三年级时,班里也差点“崩溃”过。当时,班里有个“肇事顽童”,经常惹同学。新上任的班主任根本镇不住他,又不敢给家长施加压力。后来,大家轮番找校长,终于在四年级时换了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才平息了风波。
渐渐地,我们学区的公立中学也频频传来“学级崩溃”的消息,想想再过几年就要升初中了,不免担心起来。“受验妈妈”说得对:“环境很重要”,于是,在四年级下学期我也把儿子送进了“进学塾”。
以“偏差值”划分学校等级
进学塾和学校完全是两个世界:公立小校把该学的内容删了,而进学塾则是拔苗助长让小学生提前学中学的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小升初考的一部分是中学的东西。此外,学校讲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到了进学塾,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偏差值”。
偏差值是统计学的概念,大小和样本母体有关。比如参加模拟考,偏差值50是平均,如果你的偏差值高于50,说明你的成绩在平均以上,低于50在平均以下。主考机构会根据你的考分精算出你的偏差值。
进学塾行业每年还按前一年模拟考和升考结果给私立学校“明码标价”:比如偏差值73的学校,说明前一年报考该校的学生中,有70%~80%的人偏差值在73左右。
用偏差值来划分学校的等级,虽然一目了然,但容易误导家长一味朝着偏差值高的学校奋进,而错过了有特色的学校。尽管如此,“偏差值”还是人们心中的晴雨表,一场场考试,撩拨着大人小孩的喜怒哀乐。
在进学塾里考试要排名次、上课要分班,这都是公立学校没有的。儿子所在的N塾甚至按名次排座位,搞得小朋友一个个“鼠目寸光”。
进学塾的一堂课要1小时以上,年级越高,离升考越近,坐板凳的时间也越长。由于超出了小学生思想集中的极限,老师不得不经常穿插些笑话来提精神。
不少小孩是被父母拽进塾来的,他们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考学,为什么不可以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直升本地的初中。所以,即便进了塾,吸引他们的还是那些“好玩的部分”,比如上课听老师说笑话,来去路上和小朋友的唧唧呱呱,课间吃妈妈做的盒饭。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