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家长帮 2016-07-20 10:49:02
广州奥数网:这一年焦虑过,这一年懊恼过,这一年努力过,这一年失落过,这一年发生过太多太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为这一年我们一家人的努力留下一点值得回首的痕迹。2016年广州小升初征文之我们的升学路,给2017年小升初家长的经验参考。
原文如下:小升初一年流水账:小升初不是结束,是新旅程的开始
7月份信息班上课(火被灭了,我也没摸着门道,最终连自荐的门在哪儿都没搞清楚);
8月份在家做了十份不到历年大小联盟的数学试卷,成绩不错就没有做太多,但也暴露出同一题反复错的问题;
9月初某一日YS官网填信息;
10月30日,新东方梦想杯第一轮(成绩太好了,以至于掉以轻心,11月份的综测成绩一出形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11月8日,学家综合测评(小孩英语一直不突出,这次数学没考好,排名600+,按理说这个名次也不差了,但16年年初投了几份简历都没有回音,家长的心理素质在这个阶段也是得到了锻炼啊~~~考后让孩子把题目又做了一遍,发现数学直接就能多20分,英语多10分,所以小孩子的考试状态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太强调这次综测的重要性了,考前刷题太多、总结太少,搞得孩子紧张,发挥不好。之后孩子参加了多次竞赛,抗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自己也改变了期望值:考前考后高高兴兴、考时正常发挥,对名次成绩都不做要求);
11月14日,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赛(二等奖)。虽说是数学竞赛,因为题目难度不大又是英文出的,其实更多的是考察对学术英文的理解能力,孩子头一回见识了英文句子结构的复杂性;
11月份金手指门第一次活动,在那个河沟边溜达了一两个小时才给进去;山长水远地跑去开会,会后要报班。豪门就是厉害,规则复杂、战线很长,第一回合就让你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我是从此不敢高攀;
11月28日,零点开始华杯赛个人网上报名,浏览器版本太低,电脑用不了只能用手机报,事先已经准备好符合要求的照片还是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才报好。参加初赛不仅要抢名额,还担心资格审核不通过,因为学校不肯开有学籍号的在读证明,开个证明也折腾好几天,一边等准考证一边备考,小孩没什么,倒是我内心忐忑,怕拿不到资格。初赛报名名额有限制,有人早上九点钟去报名时发现名额已满,后来主办单位又放出了几百个名额,可以说华杯的竞争从报名这一刻就开始了。
12月12日,华杯赛初赛往年是3月份,这一届提前了三个月!初赛难度也比往年大,广州不公布成绩,也没有分数线,在不知道能否入围复赛的情况下坚持备考,难免走走停停、瞻前顾后(最后就随孩子了,反正学奥数不能太功利,孩子喜欢就多花点时间,太看重付出收获的话家长会比较纠结);
12月中旬,YX不知道是不是搞到了华杯初赛名单,通知开会,第二次碰到收缴手机的会议,有位家长跟工作人员大吵一架愤而离场,主讲人穿着富贵的旗袍和披肩,几种保证班,好不热闹(关于保证班,价格不菲,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不要以为:付了钱=对孩子负责,恰恰相反,孩子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12月底参加LS阶段性测评,第一轮没参加也被盛情邀请参加第二轮,经历过,终于知道“参加人数不够多的测评毫无用处”了(小型的测评如果不捆绑其他销售的话,可以拿来练手,指望那个名次升学就不行了,这种阶段性测试六上好多机构都有,免费参加,但题目实在太简单,参加的人数有限,有些机构给的排名还是各自校区的,总的来说缺乏权威性);
1月3日,ZDF开放日,那里的孩子看起来自由快乐,校长讲话的阶梯教室人多到根本进不去,站在窗户下面听上两句,孩子在人家的图书馆里看书看得忘记时间;
1月16日,卓越360测试,越秀期末考试后的第一天;
1月29日,华杯入了复赛(一步步往前走,没有设定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
2月21日,参加卓越集训队选拔,后来听说只录3人,我们以几分之差落选;
2月份开学后给YY、LY、YS送简历(综测成绩拔尖的,或者前300的,学校会主动联系你,而我们的简历就石沉大海了);
3、4月份,真假难辨的MK此起彼伏,往往是别人考完了才听说有针对某校的考试,后来好多考试也公开了,TS搞得轰轰烈烈,只要加入一些群留心一下,或者跟认识的家长沟通一下,不难获得此方面的信息,所以也不必太焦虑。我六上定好了目标学校,这些全都没参加,小孩比较轻松;
3月11日,梦想杯复赛,考盲人分辨黑袜子和白袜子之类的题目,孩子考试考得很开心,很多人因为后面有华杯和走美,放弃了梦想杯,所以梦想杯复赛参加人数明显减少。不过我们还是参加了,接连三天每天一场,小孩体力完全没问题;
3月12日,华杯决赛(三等奖),小孩都毕业了成绩才出,我们都忘记这sua回事了;
3月13日,走美杯竞赛(一等奖),唯一一个出成绩较早的竞赛,小孩说走美的题比较有趣,不像华杯套路那么明显,我们没怎么准备,做了两份往年的真卷就上阵了;
3月20日,希望杯初赛,爆出各种黑幕。五月底增加的“总决赛”,传闻就是甄别考,让人哭笑不得。竞赛被功利性地利用,希望杯就是典型之一,还有一个据说是全英赛。另外入复赛的名单由各考点根据百分比确定,报名机构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好在六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选择一个参加人数较多的的机构即可。还有一点,不知道家长是否想过:别人作弊,我要不要也这么干?有些家长选择不让孩子知道有作弊这回事,让孩子保持对社会的美好印象。正相反,我和孩子讨论了这个问题。(从这个问题扩展出去,是很严肃的生存问题,社会有很多潜规则,要不要参与,不参与有时候会没饭吃,怎么办?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唯有靠提高自己的实力和智慧来应对,所以,要努力啊,少年!唉,扯远了~~)
3月23日,重磅消息发布,16届小升初先公后民,一时间众说纷纭;家长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当时还看不出对招生的影响,讨论了两天,这个消息就被新的热点给淹没了;
3月31日,耐不住“好多人都有票了”的消息的惊吓,给七中送了简历(唯一一份全彩打印、机器装订的简历,专程开车送过去,又是石沉大海);
4月1日,执信中学社团开放日,好大的操场,如果没有周围的高楼、跑道外圈再多点长满杂草的空地的话,就跟我中学时那个操场很像了;
4月2日,学家第六届综合测评(这次名次往前进了300多,语数英均晋级);
4月份,高大富通知了几次总测评,虽然尚无去处,我们还是放弃,做好了熬到最后一天等派位的心理准备;
4月10日,希望杯决赛(二等奖),六年级孩子进步明显,100题两天刷完。虽说教育部门要淡化竞赛在小升初择校中的作用,但家长如果不功利,抱着学习提高而不是一定要获奖的目的参加,杯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竞赛相当于给孩子一个目标,锻炼其执行力和自制力。我一直把数学看做钢琴、打球一样的素质课程,钢琴要考级,打球要请教练,数学要竞赛,不是都一样吗?;
4月11日,参加爱智康面试诊断,超值啊,内容非常好!为了传说中的面试,孩子在家读英语,练绕口令:严圆眼,严眼圆,二人山前来比眼~~孩子六年级前话都不多,经过小升初的这些活动,明显活泼了很多;
4月13日走美杯奖项公布后,立即更新简历送YY。好几次修改简历到后半夜两三点,有时候抓不住重点,为了一个背景图片搜索好久,最后又全部删除,哈哈。LY和YS也更新过一次,回想起来,简历其实格式简单明了即可,不用彩色装订,关键是突出亮点,还有:耐心等待。如果是某家学校的铁粉,不妨多投几次,最好能找到跟学校沟通的途径,以防简历被淹没。另外,做好“实力+运气”的心理准备,运气有时候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关照你。
4月中下旬,神学院网上报名(病急乱投医)。神学院是好,但数学竞赛会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呢?会不会影响英文、乐器、下棋、网球、画画呢?各自考虑吧,我是见识过几个英超数超班的孩子,知道自家孩子的差距,能入500人名单对我们来讲就是胜利。
4月16日,YS开放日,文人都喜欢作诗填词,佩服佩服。晚自修九点五十才下课,这么猛,怪不得多年来该校中考成绩一直第一。虽然可以走读,但走读的人数极少极少,该校就是住宿型的,这点家长要注意。还有各校的文化不同,无所谓好坏,选适合自家的吧。
4月17日,全英赛一试(二试时间与HF二试时间冲突,放弃);
4月17日,LY开放日,又送了份简历。最美的校园,没有之一。早我几日投简历的家长们已应校长之邀参观校园了,我的简历还呆在袋子里等着送给保安小哥,所以运气和缘分也是很重要。
4月20日,ZDF开始网上填信息,不用送纸质简历,这点挺好,不用跑。
4月份有热心家长在Q群和论坛上说某校已经招满,“快快找出路,不要误了自己的娃”,不管人家是好心还是其他啥,看到这话还是挺愤恨的。其实好公校好民校录取人数几千人,在不能明着招生的情况下,不到最后一刻根本定不下来,有走的就有入的,占了几个坑的最后都要让出来,只是家长和学校都看不到全局。HF未出二试名单、公校ZD还未出手,放宽心,再等等~~
4月29日,入围HF二试500人名单(天上第一次掉馅饼砸中我们)
4月30日,HF等好几家都有开放日,孩子迷上HF,抛弃了对神学院的恐惧,准备备考;
5月8日,学家小学奥数正式结课。后面初中课程没有报名,一是不想这么早开始中学内容(一路朝前赶,不想跟了),二是想让孩子尝试自己预习,看看孩子能否适应;
5月9日晚,学家HF模拟考,参照去年的题型,事实证明,学家这次估计错了;半小时后爱智康面试诊断第二轮,地铁一个站,一路飞奔,踏着点进场;孩子体力和精神都很好,小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偶尔紧张一下不会产生后遗症;
5月15日,HF初中奥班二试,语、奥数、英三科+做游戏+自我介绍+谈感想,中午11点开始验资料,下午5点半结束,由于没有去年的看电影和心理测评环节,小孩说我忽悠她。在中午等待的时间还认识了新朋友,孩子至今还说HF的游戏最有意思,哈哈!
5月的某一天,一线三家(哪三家,不说了,各自脑补,15年好几家被惩罚,怕秋后算账)同一天搞活动,万人出动(这里可能夸张了,见谅见谅),全城盛事。我也赶了其中一个潮流,放弃了另一个不合适自己的;
5月25日,HF放榜,落榜;小升初的主旋律部分至此全部结束;
6月20-21日小学毕业考,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准备了,有始有终麽;
6月22日,外国语摇号,我是看热闹一族,反转再反转,剧情精彩;
6月24日,电脑派位(第二次被馅饼砸中,完全没想到,打乱了原先安排),当天傍晚各处来电,抉择的时刻到得也快啊;
6月26日,公校注册(我们选择了去公校,放弃了民校。也有坚持原来选择的,各有各的精彩吧,没有哪个学校是能满足你所有期望的);
6月28日,公校报到(我家的小升初至此全部结束)。
其实我们参加的活动算少的,“小小数学家”夏令营、华杯夏令营、华杯冬令营、科王杯、五羊杯、世奥赛、全语赛、全数赛、一拼到底、英语演讲等各种竞赛、以及机构或真或假的各种MK都未参加,代表小学的各种比赛我们也无份参加。目标学校也只圈定了走读的三家民校(YY\LY\ZDF)范围内,选择不多。手里有民校保底,在填写电脑派位志愿心态轻松,按顺序填的,本来想着会被派到最后一个,想不到派到了第一个。
我们只在学家上了数学和英语,其他机构的课程都没有参加,周六上午画画,晚上打网球。从五下的期末考试开始,一直到六下的五月中旬,这段时间孩子最辛苦也最用功,经历过小升初,无论知识体系,还是心理素质,孩子和家长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作为孩子,就是认识到小升初是个机会,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执行力,认认真真地做题改错、规范答题、总结思考;作为家长,“识不足则多虑”,了解得透彻全面了,焦虑感会大大减轻(上面的那些缩写如果您都能看懂,您就入门了),
1看看家长帮,先扫盲。
2不管是自己教还是送到机构学习,家长首先要清楚学什么、进度、作业、孩子的水平、目标测试要求的知识范围等等,制定计划(即使送到机构学,考前做题还是要自己选题目和制定计划的)并且监督孩子完成。上面文章给出的日期只是最后竞赛的日子,前期报名、备考、模考都没有列出,其实好多杂事的,我是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日程管理的APP,专门用来做计划的,可以设置提醒功能,光靠脑瓜子记,谁都不行。跟孩子沟通好,大家劲往一处使。
3通过校内成绩、统测、竞赛等成绩综合,结合自家情况选定目标学校,因为各种机构会趁乱打劫,没有目标的话你会什么活动都参加,孩子会累,而且不合适的活动要么打击小孩的自信、要么给你一个虚假的学霸假象。
4正确看待排名,考出真实水平,以便定位,而不是苛责孩子一味追求好名次。同样,竞赛也不是适合每个孩子,神学院再好,也是极少数人的盛宴,选学校的根本是选合适的。当然,合不合适有时候也很难说,毕竟信息不是那么透明和全面,反正,选定某校之前跟孩子商量一下,尊重他她的意见总是没错的。
5加入目标学校的Q群以及必要的学习群,不必太早(有些学校的Q群有高年级家长在,这种群最好,会告诉你什么时间要做什么,有些学校没有这样的群,尤其是公校,也可加入,信息相对少一些),定期了解(Q群也有信息关注和搜索功能,减轻您看记录的压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Q群是个散布焦虑的地方,你会看到各家晒牛娃,家长们互相恭维,今天哪里考了,明天又哪里活动,六上可能还会有“学奥数有什么用”“学霸混得不怎么样”“做老板的是初中没毕业的”“快乐学习”“补习扼杀小孩天性”各种讨论,可能你要看几十页讨论如何增高、如何治疗近视等等日常生活的记录,有人可能手里五六张票而你一张都没有,你也会看到“某校招满了”这种理智上觉得不可能,情感上不啻晴天霹雳的话……总之,不愿意过一种被安排好的生活,想拥有选择权,这些心理上的压力是必要的代价,唯有面对才能化解。Q群里更多的是只言片语解答你的问题、给你信息、开解你、安慰你的不认识的家长,大家一同走过,从不认识到最后孩子去到同一个学校,也算是缘分吧。
总的来说,感觉今年比去年更乱,主要因为政策变动太大,例如:先公后民,民校网上填报,最后一刻了,将公校报到时间提前……没有明确的执行细则,即便是公布了的计划安排也会改动(看看市和区的外国语学校的摇号过程)。既没有往年经验借鉴,也没有官方指引参考,“摸着石头过河”,好在最后安全上岸了。几年前我还是是个连“派位”都不懂的家长,现在也有这么多心得体会可以分享了。学家的老师、认识的不认识的家长、论坛、Q群,到处都有不吝分享的人,真心感谢他们,也感谢家长帮这个平台,整合了这么多信息,非常有帮助。
本来不准备发表出来,只是个流水账,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又回顾了一遍小升初的历程:孩子爸爸合作单位的一个领导的小孩,一线公校,今年中考,700+,考不回该校高中部,这孩子当年校内成绩很好,小英赛二等,派位之后还调到重点班,钢琴也弹得好。三年过去了,家里在中考录取完成后又去折腾转学。到底是孩子学习跟不上、还是中考失手、还是志愿没填好,个中缘由不便询问,只是感慨:
小升初并不是结束,而是新旅程的开始,过去的成绩要清空,过去的经验要牢记,未来,要从现在开始努力!
声明:本文系原创内容,未经家长帮及奥数网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