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广州站 > 广州小学试题 > 学习资料 > 正文

广州语文小升初阅读答题“万能”公式(2)

来源:广州奥数网      2015-12-29 15:15:39


  5、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

  ①外貌(肖像):描写了……的样子,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表现了……

  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表露人物XX感情,揭了人物XX的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运用……的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显示人物XX

  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

  复杂的XX心理进行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XX精神世界。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文章着重描写了X环境,烘托一种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交代了人物的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6、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命题形式: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采用了……?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①明确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②结合原文,谈记叙文中该表达方式的作用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力。

  描写: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记叙: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说明:使文章说理透彻详细,语言精准,结构严谨。

  答题范例:本文采用了……表达方式,……(作用)。

  7、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表现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体现不出……与事实不符。

  8、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9、线索顺序

  1、线索

  命题形式: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题思路:①明确线索(核心人物、事物、事件、事件、地点、作者情感……)

  ②作用

  答题范例:本文的线索是……,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2、顺序

  命题形式:本文的顺序是什么?

  答题思路:①明确顺序(顺叙、插叙、倒叙……)

  ②作用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答题范例:本文采用了……,更加突出……。

  10、某段/某句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

  11、仿写句子:

  ①句式结构相同,包括:修辞相同,字数相近,词性相对

  ②逻辑正确

  ③注意情感的积极性。

  12、对联。

  ①讲究押韵,讲究“仄起平收”。仄音:上声、去声;平音:阴平、阳平

  ②修辞相同,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13、读图题。

  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一、说明方法

  命题形式:文章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题思路:①明确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两列两比,下诠分举”)

  答题范例:本文使用了……说明方法,……

  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

  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理……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二、理解词句

  命题形式:文中“……”一词是否可以删掉?原因?(多表示程度、数量、

  范围或性质的词语)

  答题思路:①“否”

  ②解释要删去的词语的意思

  ③联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

  ④体现怎样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答题范例:不能删。因为……意思是……,删去该词后会……,体现了说明文……特点。

  命题形式:按照合理的顺序,“……”一句应该补在……处?为什么?

  答题思路:①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

  文首: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

  ②作用文中:承上启下

  文末:总结全文

  答题范例:补在……,因为……。

  三、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命题形式:①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②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答题思路:①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②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考试真题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衔接经验 | 名校动态

热门推荐

小学模拟题 | 教育新闻

热门试题资料 | 广州越秀区

广州海珠区 | 广州天河区

重点中学

广州大学附中 | 育才实验学校

中山大学附中 | 广州华师附中

二中应元学校 | 广雅实验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