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2013-10-28 14:49:48
省实天河附中学生放飞热气球
广州市小升初民校考试,走过了十余年,他的起点正是从广州“名校办民校”开始的。 近日,广州市炒得好热的“取消民校考试”焦点新闻,让很多人意识到这场考试改革是冲着这批学校来的。
假如没有了这批“名校办的民校”,每年近5万人奔赴的小升初特大战役的确可能一夜间平息。不过,很显然,“消灭”它们是不可能的,有没有可能令它们发生质变?会不会最终“民转公”,还是改名换姓完全脱离母体成长?
A、民校被指小升初乱象罪魁祸首
“名校办民校”是广州比较特殊的产物。2000年广东省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初高中必须脱钩才能参评。广州市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对优质高中学位的需求也很大。为此,广州市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示范性高中上,但很多学校面临规模不够、面积不够等先天不足,只能逼着名牌学校把初中学位改成高中。公办名校初中学位“哗地”一下子掉下来了。
此时,社会资金瞄到了这个空当。恰好当时提出发展民办教育,教育部门也都支持。华师附中、执信、二中等名校纷纷参与合作办民办初中,一批“名校办的民校”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拥戴,每年入学招生考试都异常火爆,学生的赶考也带来了教学上的混乱。
在这场小升初考试改革中,不少社会人士把矛头指向广州的特殊产物—打着民办招牌的“名校办的民校”,认为他们利用双重身份两头通吃,是加剧教育不均衡的罪魁祸首。“这些名校联合社会机构举办的所谓民校,一边利用公有名义大肆占用国有教育资源,一边利用民校名义考试招生,抢夺优质生源,谋取利益。”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说。
这些社会人士认为,整顿“小升初”考试,重要的是对这些“名校办民校”加以规范。要么让名校回归公办,按照免试入学和就近原则进行招生;要么剥离公共资源的支持,与公办名校脱钩,使其成为真正的民校,与其他民办学校同等接受市场竞争。
B、不考试,名校办的民校或走下“神坛”
在“小升初”选拔人才中,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一直以来都采用书面考试的做法。假如取消民校考试,会否让民校失去了好生源?没有了好生源,就没有了好的升学率,那么名校办的民校还能成为众人心中的“神坛”吗?
这十多年来,由于有自主招生权的保护,民校的考试可以公开进行,而对教育部多次重申的小学考试不能考奥数,民校也都总是变换形式绕过禁令。面对超纲的奥数题,想决战民校考试的“小六”们都必须接受奥数、奥英的高强度训练,每年近10:1的录取率,几乎只有“牛娃”才能考上,这让民办学校大赚一笔。民校近年漂亮的中考升学率都是靠这些学生撑起来的。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李伟成看来,好生源是民校树立地位的关键所在,“公办学校栽花,民办学校摘果”,民校把公校培养的好学生都抢去了,生源好,无教而学,而留给公校的生源不佳,很多教而不学,就会产生鲶鱼效应,越来越差。
假如取消考试,改用其他的方式,那民校还怎么选拔“牛娃”?假如改用面谈,如果有暗箱操作,通过权钱交易塞进来很多条子生,那么民校还能出好成绩吗?据透露,其实现在不少民校的老师都是校方独立招聘的,学校的加工能力并不是靠老师,而是学生自身。如果学生总体质量下降,民校的生源也必降无疑。
不过,华师附中前校长吴颖民认为,只要有招生自主权,民校肯定会找到自己选拔人才的办法。民校为了保住自己的金招牌,肯定也不会放任利益的侵袭。
民办教育专家、前育才中学校长李统耀也说,假如政府明确不让民校考试,学校也不会考。因为找到好学生有多种途径,比如可以看学生手册,看是不是三好学生、全A生、优秀干部等,各种获奖证书也是很好的参考。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