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广州站 > 小升初 > 官方政策 > 正文

2013年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别又成纸上谈兵了

来源:信息时报      2013-08-27 16:18:43

  前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项军规”征求意见稿[点击查看],其中小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严格限制语数英考试数量等引发家长热议。 有天天“陪太子读书”的家长“举脚赞成”,也有家长担心此举影响孩子学习。而更多的小学教师、校长表示,减负并非减掉正常负担,废除书面作业似有“矫枉过正”之嫌,难以执行。而教育专家则认为,若行政命令违反教育规律,恐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有网友就此调侃道,如此“减负”就如同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然后再滚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很难真正实现。

  现状:二年级作业多到哭

  事实上,废除作业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关于作业太多的投诉屡见不鲜,尤其暑假快要结束时,作业“各种赶”把孩子和爸妈都“逼疯了”。

  小宁是广州天河区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这个星期天天都在赶作业,连上厕所都没时间了!以前“80后”的暑假作业都是三两天突击完成的,现在小学生的作业真那么多吗?正在记者怀疑之际,他满脸苦瓜状展示了他疯狂的暑假作业:语文包括一本《高效训练》,5篇日记,1篇书评、练字、10本课外书。数学呢,除了7套奥数题,还有5厘米厚的速算练习。英语除了10部电影和10本英语书之外,还要摘抄金句……可怜小宁日赶夜赶都没有赶出来,几乎都要哭了。

  家长:有人高兴有人愁

  “如果学校真的能做到小学不留书面作业,一到三年级不考试。那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解放!” 有家长笑着说。

  家庭作业,一直以来都没有消失过,即便有部分小学布置的家庭作业量在慢慢减少,有个别学校甚至在每个星期当中设置了“无作业日”,让小学生享受减负的快感,但其实这只是少数人的“幸福”。海外留学归来的家长张女士,对于老师布置太多作业很有抵触心理,每天收到老师的作业单,她会和女儿先过滤一遍,挑一些自己认为有必要的作业来写。“我常常收到老师的批评短信,说女儿的作业没完成好,但我不管那么多。”于女士说,宁愿让女儿看多些有用的课外书,也不想女儿因为作业太多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我很赞成这个规定。”

  不过也有家长对此持反对意见。家长肖女士认为,孩子厌学的原因不是因为作业多,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懂,吃不透,所以没兴趣。“教师布置作业可以让他们多点接触课文内容,加深印象。”肖女士说,孩子再懒,一般还是会去做作业的,但是如果没有作业,要逼着小孩去读书写字就更难了,因为他们永远会有借口说:“老师也没有布置作业,我为什么要学?”不少家长跟肖女士一样,担心没有作业孩子会更加理直气壮地不学习。

  老师:规定没评价体系等于空谈

  “实际上我们已经尽量少留家庭作业,不搞题海战术了,但是课外拓展、做做作业还是需要的,否则怎么学呢?” 汇景实验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蔡老师说。

  “其实小学学生的成绩跟老师的考评没有多大关系,老师之间没有竞争,也想少改点作业,但是老师也担心学生考不好,怕不会做,“所以拿作业来检验。”

  至于体验式作业,蔡老师认为适量就可,不宜太多。“因为太多的话学生会很躁动的。本来小学阶段是要培养好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是天天不读书、不写字、搞活动也不实在。这会让学生做事情不够用心,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她甚至认为,文件虽然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但是没有给出评价的体系,等于“一纸空谈”。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考试真题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衔接经验 | 名校动态

热门推荐

小学模拟题 | 教育新闻

热门试题资料 | 广州越秀区

广州海珠区 | 广州天河区

重点中学

广州大学附中 | 育才实验学校

中山大学附中 | 广州华师附中

二中应元学校 | 广雅实验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