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奥数网小编 2011-07-07 09:54:01
上周,小升初民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陆续完毕。考试规模与录取比例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育才实验学校依然在录取分中占据最高,录取分为264分,其他学校有升有降,但变化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校小升初招生与发榜发生了些新变化,一方面教育局再次发文严令禁止公办学校择校考,但事实上公办学校却希望抢在民校联考前抢生源,因此大多数民校选在考试当天或者次日放榜通知家长交钱,否则学位不予保留。
民办学校 当天放榜次日交钱
大部分学校给家长考虑的时间只有两三天甚至一天,家长定不下来就会被取消学位
今年,广州小升初民校联考突生变故,原先17所学校统一考试变成了大小联盟。不过,除此之外,中大附中、省实附属天河学校等学校依然是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因此出现的格局是,从6月26日开始,到6月28日三天,许多家长带着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来回奔跑,参加两三场考试以获得更好的录取机会。
记者从各学校了解到,许多家长在数所学校报名,但考试时最终没有出现在学校考场内,因此各学校的实际考试人数与报名人数出现不少差距。比如省实附属天河学校报名人数6000人左右,实际考试人数4000多人,最终录取700人左右,比原先计划多录取了近100人。而海珠区的中大附中,报名人数约4500人,实际考试人数只有3300人左右。省实附属天河学校常务副校长蔡骘表示,由于比计划多招近百人,原先的班级安排将会出现变化。其录取分也达到251分,与去年相比,考取难度进一步加大。
虽然,大小联盟考试与其他单独学校考试时间、科目略有不同,但是各校在录取方式上却有非常多共性。大部分学校选择考试当天或次日公布成绩,给家长考虑的时间只有两三天甚至一天,然后交钱办手续,否则取消学位。而一旦交钱,自然要放弃公办学校派位,让不少家长两手准备的希望落空。即使这样,各校招生人数与实际报到人数仍然会有一定落差。而学校快速放榜与快速录取,还与公校反抢生源有关。
公办学校 学校有对策 择校考难叫停
职能部门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但不少学校阳奉阴违
记者从多位教育界人士了解到,市教育局在6月23日左右下发了一份《关于重申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意见的通知》,其目的就是严令禁止公办学校的择校考试,许多公办学校选在6月26日进行的择校考(与民校联考同一天),不得不临时取消。文件向各区转发后,执行情况不一。天河区同时还要求各中小学于6月24日将自查报告提交教育局。因此,天河区各学校临时取消择校考的最多。而其他学校,则阳奉阴违的不在少数,名义上取消择校考,但是通过“面试”或者提交小学阶段的成绩等形式,变相择校考。而有的学校,择校考的准考证则变身“见面会准入证”,进去以后依然是考数学和英语。
记者通过市教育局和天河区等教育局的网站查阅了上述通知文件,这份文件所依据的上一级文件则是省教育厅2010年10月份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没有新的内容。八条意见前六条是与奥赛有关,禁止开设奥赛班,与考试挂钩等。而第八条则是“不准在小学毕业考试前进行初中学校招生”。而在省教育厅的文件中,则有明确表述“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借助民办学校组织考试为公办学校录取新生”。
与教育局的意见不同,在采访中,不少学校的校长和家长都认为择校考不应该完全禁止。公办学校认为,如果完全禁止,初中阶段的优质生源将更多地流入到民办学校,办学压力增大,中考成绩将越来越受影响。而家长们则认为,对于大部分分不到优质学位的地段生而言,择校考无疑是进入优质民办学校的一种途径,即使交数万元赞助费也在所不惜。
业内人士 择校需求不能简单打压
学校、家长、政府等各方面都对择校有实际需求,目前来看,取消择校考是不现实的
卓越教育副总裁周贵表示,教育部门选择这个时候发文,与近些年小升初太热有关。今年有些学校在收到教育局的发文后,依然采取见面会的形式,如果实际上还是笔试,则可能还会被查出。他认为,小升初考试太热,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反感。
往年只是民办学校择校考试,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办学校也要择校考,学生们参加的考试就越来越多。以往有的学校采取这种择校考,大多是半隐蔽状态,并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有的学校只在招生时段将消息放在学校网站上,并且名目中并非打出择校招生的字眼,还得靠家长猜。
现在,许多家长的看法是,择校考要么全市统一,要么就全部不考。这样的看法有些偏激,与实际环境不符。虽然教育局主张公办学校取消择校考,但是高考的指挥棒压力并没有减少。现在不少区对高三前100名或者200名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辅导,目的依然是希望通过高考取得成绩。学校、家长、政府等各方面都对择校有实际需求,取消是不现实的。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把考试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他同时表示,家长对待小升初考试,应该理性一点。学生考好几个比较累,但是要至少考两个。因为只考一个不保险,小升初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相关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