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2007-05-22 17:14:12
羊城晚报2月3日报道 这是一个矛盾的现实:一方面,连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谴责择校费,认为这有违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每逢中招时节,总是有大量家长排队,甘愿花重金“削尖脑袋”为孩子择校。
能取消择校费吗?这显然不能简单地用“能”、“不能”回答―――从教育公平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择校费肯定要取消,但现在显然还不是取消的时候。
昨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在当前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取消择校费,必须得有一整套的科学办法来解决问题,在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单纯宣布取消‘择校费’还是不行。”
曾表示“最好取消择校费”的广州市长张广宁也表示,择校费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在条件成熟时才能取消。
调查
近半家长愿交昂贵择校费
巨资买教育心疼又心愿
一听到有人提起女儿择校的事,家住广州东山口附近的杨康恒就有些生气,“4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
两年前,杨康恒的女儿中考考了555分,报考老芳村区一所重点高中,“你说当时的政策怪不怪,报这所学校要分两批,每一批都分公办公费、公办择校两个录取线”。杨康恒说,女儿当时报了第一批公费,为稳妥起见,又报了第一批自费,“结果公费没有被录取,却被录取成了择校。到学校报到,我气坏了,考上第二批的,好多人分数没有我女儿高,有的低20分,但他们却不需交4万元血汗钱”。
现在,杨康恒的女儿已上高二,但4万元择校费至今还让杨康恒心痛不已。不过,他也说,女孩在学校学习很好,“名校教学质量就是不一样,这钱没有白交”。
“没有白交”,这话十分生动地描绘了择校费重压之下,家长的矛盾心态:3-4万元择校费,对很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不花这笔钱,孩子就没法上名校、享受优质教育。
由于“名校”还是一个比较稀缺的资源,择校成为现实。来自广州城调队的一项调查显示,47.5%家长为让孩子入读更好的学校,愿意交纳昂贵的择校费。
支持
校际差别客观存在择校必然不可避免
不过,同样是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些人也认为,取消择校费不能操之过急,现阶段无法取消。
省政协委员黄家祥表示,现在很多人对择校费不了解。择校费是国家教育部门允许在高中阶段收取的。
省政协委员、湛江一中校长杨耀明说,在财政投入不足和社会追求名校欲望的需求下,“择校费”不可避免。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在“择校费”问题上是矛盾的,“择校”生分数肯定不够线,对教学和管理也造成一定困难,特别是招收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办学水平。但因为政府投入不足,学校需通过“择校费”形式筹集资金,不少学校也因此受益得到发展。
这次在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列席大会参加讨论的全国政协委员林兆平也认为应取消择校费。“我的孙女上小学,就忍痛交了4万元。”林兆平苦笑说,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
不过,林兆平认为,目前择校费是很难一下取消,逐步消失是最好的。因为资源分配不均等、不公平并不是今天才有。差距不可能一下消除,择校必不可免,关键在于如何规范管理。
“默认择校费,政府是没有办法。”林兆平说,现在学位紧张,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上个好学校竞争激烈,“对分数不够的学生,通过收费的办法与优质学位挂钩,还是比较合理的。”
广州目前只有7成高中学位是优质学位,大多集中在名校。对此,有省政协委员直言:长时间内名校永远只是相对的,“今天广州最差的高中,也比20年前最好的高中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永远是不知足的,择校是长期存在的,除非政府真正下力,均衡发展每所高中。”
反对
花钱能买优质教育显然违背社会公平
支持
取消择校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取消择校费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教育事关未来,教育是公共事业,应该公平。交钱买名校读,显然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早在去年,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副厅长李心委员就指出,在学习成绩相同的情况下,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家长通过交纳一定数量的择校费送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而那些低收入的家庭只能送孩子进入普通学校,这是极不公平的。
“教育的不公平乃是最大的不公平,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好的教育预示着他在就业、工作等各方面将处于优势地位。”李心还指出,收取择校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家庭并不具备交纳择校费的经济条件,但为孩子能上重点中学,也要咬紧牙关过紧日子,去交纳高额择校费,这样,给这些孩子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而家庭条件好、能轻松交出择校费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又容易在物质生活方面互相攀比,不利于学生培养艰苦朴素的美德。她建议取消择校费。办法:花钱买优质可去读私校
这次广东省“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反对收取择校费。他们认为花钱买分数,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
省政协委员王则楚就认为:“高中是依据考试成绩考进来的,就要凭本事考好学校,这样才能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果你愿意花钱,让自己的孩子受优质学校的教育,可以去读私立学校。”
担心
取消前提:资源合理安排贸然取消:造成更多矛盾
名校弱校差距更大直接导致权力腐败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说,广州的择校费收取后都在财政账户上,至于钱的真正用途,教育局不能干涉。
“通常我们都会建议将择校费用于两个方面:一部分是返还给学校,用于学校自身建设,一般是30%;另一部分是分派给资金相对薄弱的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如果学校有需要使用这笔钱,必须一级级报批,区属学校要申请,要先报区教育局,再报市教育局,经区、市教育部门都认可表态后再上报财政局,财政局再根据省里的发展规划确认是否发放资金。”
陈茂林说:“其实,大部分择校费还是投入到弱校,用于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取消择校费,弱校的发展将缺少这笔资金来源。”
实际上,取消择校费,最让教育界担心的还是学校投入保障问题。按规定,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应占GDP的4%。今年,省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将历史性突破100亿元,但与广东巨额GDP相比,仍有增长空间。
省人大代表梁健说,现在政府对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他所在的湛江就对教育欠账20多亿,“学校缺少钱,肯定是弱的学校更弱。”
有省人大代表认为,与以前“批条子”、“开后门”相比,现在明码标价收取择校费,是“不公平中的最大公平”。把择校费取消了,将直接导致权力的腐败,学生公平教育的问题将受到严重挑战。
一位欧姓政协委员认为,取消“择校费”的前提在于教育配套和资源的合理安排。“择校费”产生的背景就是优质学位供不应求,如政府短时间内强制取消“择校费”,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学校不再扩招,严格按原有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其实,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交择校费送孩子到好学校读书的大都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