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2013-07-23 17:14:57
反思2
“牛娃”减少是“小升初”民校惹的祸?
今年高考广州进入文理科全省前十名的只有两名学生,“牛娃”的锐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有家长认为应该归咎于广州中考的选拔难度不够。
而有家长则把矛头指向广州疯狂的“小升初”民校考试,每年约有一半的学生参加“名校办的民校”的选拔考试,这些学校提供4000多个学位,但却垄断了绝大多数的优质生源。有家长认为,这些民办学校较为强势,而实质上它们的师资和教学手段并不占优。“因为编制待遇的不同,好教师一般是不愿去民办学校的。”同时,民办初中注重题海战术,学生通过高强度训练考入好的高中,但往往潜力挖掘过早,后劲不足。
关于民校侧重应试、培养出的学生后劲不足的说法,记者也曾听业内人士提及,但对此并没有人作过权威的调查分析。而至于家长认为中考难度偏低,有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州中考的试题难度系数都保持在0.6左右,这是比较正常的。
反思3
初中毕业考和高中升学考可否分离?
“中考太容易,到了高考就赶不上。”这是很多家长的观点。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让中考和高考接轨,增加点选拔性的难度?为此,有家长建议,把初中毕业考和高中选拔入学考试分开进行,毕业考简单利于大多数同学毕业取得好成绩,高中选拔入学考试则参考京沪等城市适当增加难度,这样有利于初步筛选到更合适的人才。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闵行和闸北等曾率先打破全市统考的格局,将水平测试性质的毕业考和体现选拔功能的升学考分离。而教育部在2000年提出了“两试合一”的要求,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2006年开始,广州把广州的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合并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把两考分离,这是历史的倒退,也是教育改革的退步,不太可能。
反思4
“补课激素娃”到了高中后劲不足?
有家长谈到,不少中考成绩不错的孩子,到了高中却掉下来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一例外地参加了课外补习班。“补课对成绩会有帮助,但最大的问题是让孩子在学习方法的总结和独立思考、创造能力方面养成了惰性。当升入重点高中后,由于功课的加重而放弃补课,先天不足造成了孩子成绩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同样有家长力证,很多原来没有补过课的孩子后劲更足,在高考中冲了出来。有家长举例,女儿初中在一间普通的中学,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后进的学生身上,所以基本没补过课。中考时想冲击广雅中学,但差5分未能实现,只能到第二梯队的学校。高一开始接触新同学时,女儿对提前补过课的学生很羡慕,但经过一年的学习,轻松进入全级的前二三十名。“这说明补课虚高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利。”
有家长把这些在高中之前参加过补习的孩子比喻为“补课激素娃”,直指教辅机构给他们打的是虚肥的“激素”,而非真正的“造血”。不过,这一论断遭到教辅机构的极力否认。“这一说法根本没有论据,参加补习失去独立思考能力,难道不补习就会创造独立思考能力吗?”卓越教育校长周贵对此进行反驳。他指出,补习是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是个性化的需求而产生的,成绩好的学生完全不需要补。
小编推荐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