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08-10 10:46:05
奥数热潮10余年愈演愈烈,如今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据调查,北京市的奥数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爆惊人之语:“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
杨教授的言论偏激,但奥数功利化带来的弊端必须革除已形成一定共识,但一些学者也指出,只破不立恐难彻底改造奥数生存的土壤;而最硬的坚冰,在于因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高考指挥棒导致的择校及生源选拔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竞赛功利化事实就永远不会改变,取消了奥数,难保不会出现奥化、奥物。学习奥数无可厚非,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升学压力下被迫学习的,这是奥数成为中小学生噩梦的最直接原因。
奥数本身并没有错
奥数其实源自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开始举办的中学数学竞赛,因当时被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而得名。目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曹一鸣告诉记者:“如今世界著名的一些数学家正是当年数学奥赛获奖者。”
毋庸置疑,数学奥赛的确选拔了一批在数学上有潜力的年轻人。
正因如此,我国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等人的倡导下,也于1956年开始举办中国的数学竞赛。
对此,曹一鸣认为:“奥数本身并没有错,它为那些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例如,许多奥数题涉及实际应用问题,如计数、图论、逻辑、抽屉原理等。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题。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则能有效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侯彬是北京四中一名颇受学生欢迎的高中数学老师。结合平日的教学经验,他指出:“奥数会培养孩子一种发散的思维,可以比较灵活地思考问题,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他还认为,奥数也是一种精英教育的选拔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讲,他支持小学生学习奥数。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