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2010-03-01 08:58:07
要开启动真格的教改,必须有真正管用的《规划纲要》!”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昨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次教改《纲要》有多处可圈可点,但在多个教育热点如何落实缺乏改革的具体步骤、行动和完成时间节点,另外,4%的经费投入仍然显得政府“舍不得”。
民间版高考部分意见被采纳
熊丙奇说,《纲要》凝聚了目前所能达成的教改共识,在教育去行政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探索民办学校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等诸多方面有所突破。
去年6月份,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发布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本次《纲要》文本提到的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一年多次考试、社会化考试、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等概念,在民间版方案中都曾提到,可以说民间版的部分意见得到采纳。”熊丙奇认为,《纲要》中高考改革这块有可圈可点之处,有较为具体、可操作性的东西。
教育投入4%还是不够
《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4%。对于这一目标,熊丙奇认为,在令人关注的教育投入问题上,我国政府仍旧“舍不得”,因为从全世界范围看,4% 的投入比例,尚未达到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上一轮征求意见中,不少人士曾建议,应将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 D P的比例,确定为2020年至少达到4.5%,最好达到5%。
“从《规划纲要》确定的教改目标看,到2020年,我国拥有大学学历者将翻一番,达到2亿人,如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扩大教育公平、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方面,将难有大作为。”熊丙奇表示。
现代大学制度未清晰界定权责
“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纲要》中关于教育去行政化的描述,被认为是亮点和创新之一。
熊丙奇认为,就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质而言,《规划纲要》的定义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与世界一流大学运作成熟的以“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相去甚远。
前者并没有清晰界定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而后者才能保障学术权、教育权不受行政干扰。他建议,在教改《纲要》修订中,有关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应加以关注。
改革路径在何处值得期待
熊丙奇说,《纲要》对很多公众关注的教育问题都有所回应,但是怎样落实,却缺乏改革的具体步骤、行动、完成时间节点,比如,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这在1993年版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明确的表述。可是,直到17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文字还出现在新一轮的《纲要》中,还被认为是“亮点”。熊丙奇建言,在新一轮的意见征求中,应进一步凝练共识、传播共识,优化改革方案,促进改革动真格。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