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2-07 11:18:42
刚看了几篇跟孩子学琴有关的博客,有心得、有困难。
看完了突然想起来我一个学生,希望能把她的状况拿出来做例子,给琴童家长一点启发。
甜甜是我家楼上的小妹妹,小学四年级左右了。
因为是邻居,被我影响,5岁左右就开始学钢琴,在辗转换了好几个老师之后,我把她介绍给了我的老师。
去年夏天,甜妈突然找我:我们不想跟那个老师学了,原因是:孩子不喜欢弹琴,总弹不好,上课不好了肯定要挨骂,家长孩子都害怕,恶性循环,越来越不好。
说完了原因,最后说,你们比较熟,能不能没事的时候,给她留点曲子,让她别完全扔了。
哦,原来是瞄上我了。
邻居嘛,义不容辞了。
一开始的大半年,都是可有可无的上课,甜甜不喜欢弹练习曲,所以我就给她布置一些乐曲。
后来发现,很多技术问题慢慢曝露出来,而且这样可有可无的弹着,心态不对,质量肯定不好。
于是我决定回到练习曲,先解决技术问题。
回到练习曲的一开始一段时间里,甜甜弹得极不情愿,因为技术是她的“死穴”,她弹琴的时候全身都紧张,尤其是胳膊曾一度弹到血管暴涨,手臂酸疼,这哪是练琴,分明体力活,如果299的十几条就成了这样,以后就没有办法前进了。
长谈一次之后,我们决定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我从两个方面共同入手:音乐性和技术性。
技术性上,我让她尽量把手指自然伸展到半直的状态,用手指肚和手指尖的中间部分触键,保持手的放松,而且这样更有利于掌关节的抬起;并且要求她手腕低于平常的高度。
一段时间下来,这种技术处理是有效的,手指不再像僵硬的木头棍了,掌关节知道主动抬起了,手臂基本放松了。
这个时候,音乐性需要发挥作用了。
每个练习曲我都给她逐小节的分析,让她明白哪怕只有一拍,其实也是有音乐感在里面的,慢慢的,甜甜已经习惯了把音归成小组,而不像一开始,崩豆一样的一个音一个音往外嘣,声音好听了。
最重要的是,当她明白了几个音是一个小组的时候,内心对这一组音开始有一个音响上的期待了,在实际弹奏的时候,手指也会朝着心理期待的音响效果去努力,这对音乐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帮助。
比如,299第14条,第一小节第一个音,她明白这个音需要五指掌关节高抬起,当掌关节抬起的时候,用力的感觉像跷跷板,二指是跷跷板落下的一方,五指是翘起的一方;当五指落下的时候,跷跷板的重量发生了变化,五指的方向变成了落下的一方,二指变成翘起的一方,这个时候二指就能顺势抬起了。后面七个音是很近的,就像一个水流漩涡,围着一个音,绕了一个小圈圈;掌关节抬起了,手臂也自然会随着手指下落的力量的转移而运动,这种转移反过来会自然带动手指更快、更自然的触键,速度随之也就上来了。
难点被分解了,甜甜练习的时候更认真了,也更用心了。
甜妈今天说,她现在已经可以主动的练琴了。
而回课效果嘛,当然了,虽然有一些地方因为不是很熟练,还是会断,但是技术上基本达到了我需要的效果,速度上嘛,已经超过了该曲的一般速度要求了。练习曲的带给她的困扰和恐惧,也随之化解了。
我把甜甜的经验用到了其他几个同样面临技术困扰的学生的身上(文章会慢慢写出来),进步程度不同,但是都很明显,最让我高兴地是,难点越来越多,学生却越来越喜欢弹琴,并且越来越有信心了。
总结一下,学琴,单独学习音乐和单独学习技术都无法支配钢琴这件庞大的乐器。
只有把音乐、技术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能得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