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2-01 09:15:31
父母烦恼
我可以打爸爸吗
我们夫妇已经对女儿进行了多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听话,做乖孩子;对人要讲礼貌;不许撒谎;不能打骂小朋友,等等。不知是教育的结果,还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只见她“礼貌”得连小朋友打她,她也不还手。在大人眼里,孩子太老实势必吃亏,回头反思,感到平日的德育“讲义”大可值得推敲。
一天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哭着回到家,妻子不再进行劝慰,而是板着脸说:“你怎么不还手打他?”孩子哭着说:“我怕……”“他打你,你把他的手捉住,不许他打!”正在研究“孔子曰”的我吃惊地抬起头望着妻子,陷入迷惘与困惑,继而仿佛从妻子的神态与言词中看出了她的人格的变形,道德的崩溃,于是“卫道者”的尊严呼唤起一种责任,“你怎么能教孩子打人呢?”妻子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的教育方针得要改一改!”接下来她慷慨激昂地阐述起她的新的教育观点:对人礼貌不等于甘愿受人欺侮;对不礼貌的人、不礼貌的行为,决不可仁义礼让!我们谨小慎微,老实怕事惯了,缺少反抗自卫意识与勇气,结果一两个歹徒就能在客车上公开抢劫;在公共场所横行霸道,在大街上当众污辱妇女……种种丑恶,令人发指,我们没有同情心吗?对违法乱纪的人没有憎恶感吗?不!因为害怕,没胆量,所以不敢见义勇为,反而让坏人放肆胆大起来……
我一边听一边紧接着用妻子的话与现实验对,发现她的理论部分成立。“不过,我有个建议,”我说,“得允许孩子在家里也有反抗权利。大人的看法、观点与认识,不代表孩子的思想、行为以及天性。可是我们时时强调:乖孩子,听话,听话……总想剥夺孩子树立自我。我认为孩子完全可以指正我们大人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批评——这不为不孝,而是真正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我振振有词,然后认为自己的理论比妻子的更深刻、更精辟而兴奋不已,结果女儿接下来的一句话,吓了我一大跳:“爸爸打我,我也可以打爸爸吗?妈妈,你说呢?”
我与妻子面面相觑,无言回答女儿。
母女之间
女孩的心事你要猜
小姑娘先是说胃难受,然后又说头晕,最后说妈妈你陪我睡吧,晚上不要让我做题目了。看着难受的小姑娘,妈妈依了她。
然而一躺下,小姑娘就变了模样,嘴巴一刻不停地说了起来,竟然有许多还是妈妈不知道的。比如她的好伙伴爱吃辣条,她妈妈嫌不卫生从来不给她买,有一次她们两个在小花园里玩,她的小伙伴看到一包还剩几根辣条的袋子,就悄悄地拣起来,有滋有味地吃了。妈妈不相信,说你的那个小伙伴可是很讲究卫生的啊,怎么会捡不干净的辣条吃呢?小姑娘说可能是个好孩子,没有尝试过做坏事,所以要尝试一下。后来她妈妈终于给她买了一次辣条,她吃得啊,连袋子里的汁都喝了,还把手指头舔了又舔。妈妈说那你吃了没?小姑娘说没吃,她怕辣,而且也怕变质了。
小姑娘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她说有件事是关于我的好伙伴的,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你听了肯定会批评我们。妈妈说你说吧,你不说妈妈怎么做出判断呢。小姑娘说,就是她的好伙伴曾经收到过信。妈妈“哦”了一声。看到妈妈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她强调说你不知道,是那样的信,画了两个人,翻身从楼上跳下去,一个已经跳了,一个还没跳,是一个喜欢她的人写的。妈妈已经意识到小姑娘的生理和心理在发生着变化,校园的早恋果然不可回避地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了,只是妈妈没想到小姑娘也参与其中,并且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着。
为了探询小姑娘更多的内心变化,妈妈说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经历的事情,只要正确对待就好啊,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小姑娘听到妈妈的认同,更兴奋了,她说妈妈,你那时候喜欢过谁没有?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妈妈说喜欢白白嫩嫩的,不过乡下孩子都黑得跟驴蛋似的,没碰到喜欢的,后来上了中学,城里的孩子虽然都白白嫩嫩的,但妈妈又黑得跟驴蛋似的,没人喜欢,所以就埋头学习了。小姑娘不依不饶,却又说不过妈妈,就说她们班里有个调皮的男生,模仿另一个男生给这个男生喜欢的女生写了一封他喜欢她的信,结果那个很好的女生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友情不等于爱情”,然后给撕了。
妈妈赞叹地说你们同学可真有思想啊,小姑娘听了很高兴,她突然放下这个话题说你知道我们班现在流行什么吗?妈妈猜不出来,她说流行吃棒棒糖,这叫装嫩,有的还敢在课堂上背着老师吃呢……看着鼓吹“我什么没经历过”的小姑娘终于在吐露完最后的秘密后安心地睡去,妈妈才知道自己的小姑娘原来已经长大了,有了许多想跟妈妈分享又不敢跟妈妈分享的心事。
女孩的这些心事,做妈妈的不猜还真不行,毕竟妈妈也是从那么大一路成长过来的,与其让她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跟同伴交流,不如做妈妈的细心掌握后给她一些正确的指引为妙。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