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0-27 08:14: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度、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以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如何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际上,大科学家、大发明家都是在问号中产生的。多少人见过苹果落地,唯有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多少人见过蒸汽顶壶盖。唯有瓦特从此发明了蒸汽机……我们中国有个很好的词,叫“学问”,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理论家都非常重视“提问”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已经是教育界公认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呢?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善思好问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从有疑到无疑,到新疑,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在这方面所作的尝试谈几点体会,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比如,摸摸头、拉拉手等
一系列动作都能把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的契机,放大胆的去问。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台湾师范大学的赵宁博士在美国大学当助教时,给20余名学生教授传播学,起初,面对美国学生狂轰滥炸的提问,他常常不知所措,后来他总结出屡试不爽的三招:第一招,有人提问时,他立刻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第二招,笑容满面地面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第三招,清清喉咙说:“由于时间有限,我来总结一下。第一,正如A君所讲这般这般……第二,正如B君所讲这般这般……第三嘛,C君的话我就不重复了……”我想赵宁博士此举的用意非常清楚,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承认并接纳他们不同的认知特点、思想观点、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而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还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爱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先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懂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去创设情景,比如我在教学《纳税》时,首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收税的各种场面,介绍一下税收的意义,让学生亲眼目睹税收人员工作的辛苦,并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了真实的镜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既然税收这么重要,那是怎样收税的呢?从而一个个问题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式了,课堂也活跃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还对他们进行了爱国注意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三、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慢慢地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首先,我平时对学生多讲一些有关提问题的名言故事。比如,我跟学生一起学习陆九渊的诗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还给他们讲故事: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学习时,曾问他的教师哲学家穆尔:“你认为谁是您最好的学生?”穆尔不假思索地回答:“维特思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罗素是伟大的哲学家,可后来,维特思坦很快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后了?”维特思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可见,一个个问题就像一级级台阶,引领着人们攀上成功的顶峰。学生们都有很强的向善性,听了这些名言故事,自然会产生效仿的愿望,并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实践。他们会明白,善思好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求解的的前提。
其次,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题,有时我会事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模仿提问,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如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我给学生出了“甲数是20,乙数是30”这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解答,因为比较简单,学生就可以提很多问题:“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提问兴趣,还拓展了学生思维。这样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对同学的提问,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从愿学、乐学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渐转向主动提问,并养成习惯。
第三、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是抽像性很强的学科,但抽像的问题往往起源于现实,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生活经验。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发现数学中的数学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我就布置了一篇日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找“圆”。很多同学都写得很好,找到了各个地方的圆,如圆桌、圆球、轮胎等等,并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在教学《利息》之前,我又布置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利息”,很多学生跑去银行去了解,也有的学生向家长了解,还有的在网上查询,并在日记中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使他们慢慢养成提问题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多家长反映: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多问题呀?走在街上,他会问:“什么叫7.5折?”回到家,他会拿着尺子到处去量一量,“这房间有多大?”还会问:“妈妈,我们今天支出了多少钱?”“我们家这个月的水电费是多少?”“我们家每个月有节余吗?”……
陶行知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学生能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又起源与问题。在此,我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能对学生说一句犹太人对自己孩子说的话:今天你提问题了吗?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