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8-28 16:13:13
14岁!同龄人还在读初中这个姜堰小丫已进东大
看看我们和“神童”的差距到底在哪
明天是东南大学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东大又是全省第一所开学的高校。所以当8月23日,2009年东大少年班的5个“娃娃生”早早来到学校时,2009年江苏高校录取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两人——14岁的俞人暄和曾璐就成了今年江苏最早报到的新生。这些个“神童”到底神在哪里,为什么“神”?昨天,记者特地去采访了姜堰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俞人暄。
对比1报到时的表现
报到当天她就把父母“赶”回了家
扎着马尾辫、圆乎乎的脸蛋,身高1米5左右,眼前这个小女生比实际年龄更小些,怎么看她的课堂都应该在初中学校,这个小丫头却“高歌猛进”冲进了名大学,远离家乡的生活能适应吗?
“我的大学生活好的不能再好了,没什么不适应啊。”小姑娘“一脸不屑”地回应着记者的担心,难怪她的父母在家“捶胸顿足”念叨小丫头“没心没肺”。俞人暄的妈妈昨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23日报到当天,她和俞爸爸就被女儿“赶”了回来。一到学校,俞人暄就开始张罗着报到、缴费、领生活用品……样样都要自己来,把老爸老妈“晾”在一边。“本想在南京陪她几天,拗不过她只好打道回府了。”回老家后,父母日夜思念从没独自离家的女儿。俞妈妈的担心太多了,孩子在家从没洗过衣服;早上还经常赖床迟到……毕竟女儿才14岁。可电话那头,俞人暄压根没把妈妈的担心放在眼里,每天接到第三个电话就开始有点嫌烦。“她的担心我都解决了。衣服会洗,每天6点起床。唯一不方便的是没有自行车,学校实在太大了。”这个“小大人”一本正经。俞妈妈告诉记者,俞人暄就是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特立独行,从小到大所有事自己做主,而且做得了主。蔡蕴琦
对应事例
武汉“最牛”新生7个亲人护送10箱行李随行
据武汉媒体报道,张敏(化名)是湖北十堰市人,家族里兄弟姐妹中,就她一个女孩,打小就是众人眼里的“宝贝”。今年高考,她考上武汉科技学院,马上就要开学了,张敏决定提前几天到武汉,在武汉的舅舅家住几天。两天前,全家人都在给她准备行李:妈妈怕学校的被子不厚,专门给她带了3床厚被子;爸爸为了奖励她考上大学,给她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平时穿的衣服全部要带上,春夏秋冬还要重新买几套备用;亲戚送的“好记星”、MP3等都得带上;爷爷奶奶从超市购回5大袋家乡的零食,生怕她在武汉饮食不习惯;哥哥弟弟们还给她买了很多玩具,她专门选了一个大号的玩具熊带着;平时喜欢看的书,也专门安排箱子带着……两天收拾下来,所带的东西足足装了十个箱子。
前日一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小姨就和张敏一起,浩浩荡荡来到武汉。晚上汽车到达武汉,舅舅舅妈早就在下车点迎接了。一家人打了三辆的士才勉强挤进去。
记者问张敏:“你带这么多东西,在学校里放在哪里啊?”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们给我装了这么多。”据楚天都市报
编者小评:差距就在“做得了主”这四个字上。孩子迟早是要独立生活的,他们进了大学,心智必须成熟了。你看看,“神童”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做主,武汉这位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这中间的差距,让人感慨呀。父母爱子之心可鉴,然而,爱和害,有时候还真正只隔了薄薄的那么一小层。
对比2父母教育和学习方法
她也有“早教”但很强调“自然”
今年高考,俞人暄考了359分,超过一本分数线11分。说到女儿的成长,母亲潘爱兰如数家珍。“俞人暄是我早教的成功案例。”俞妈妈刚结婚就买了一本很有名的早教书,照着书按部就班开始教孩子,出生起让孩子学汉字。俞人暄3个月大时,家中所有东西都贴上了相应的文字,6个月大会叫“桌”;8个月大时,家中贴字的东西都能读出来;到3周岁时已识近3000字,能够熟练地运算10以内的加减乘除。俞人暄4岁那年登上了江苏卫视非常周末舞台,现场读《木兰诗》,和主持人对答如流。回来后她便成了当地的小明星。1999年,该进幼儿园的俞人暄进了一年级课堂,之后跳级上了三年级。这一跳,让俞人暄名声大震。
俞妈妈说,神童这个称号,给他们一家带来不少烦恼。女儿取得好成绩时,大家都认为是应该的;当女儿成绩下滑时,不乏冷嘲热讽者。甚至有人指责俞家的教导方式是拔苗助长。女儿初二时成绩下滑,压力很大,全家差点儿放弃。后来俞爸爸给女儿改了名字,让她隐身,俞人暄才逐渐从低潮中走了出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姜堰中学强化班。
“我一直恳求大家千万别叫她神童,这和智商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后天的培养起了作用。”俞妈妈坚持说。俞人暄的想法和妈妈一样,“我不是神童,真不是神童,只是从小适应这样一个环境,智力不是问题。”
报考东大少年班后,学校为她开了一个人的班,每位老师为她排出了紧凑的高三课程学习计划。学完高三课程,俞人暄连头带尾总共20多天时间。这20多天恐怕是俞人暄学习最认真的日子,但是也没“认真”到熬夜。因为年纪小,学校给予的环境也宽松,她从来不开夜车,也不上补习班。班主任周如才老师说,这个小姑娘的学习习惯非常好,课堂上很认真,专注于喜欢的事。高考送考时,周老师意外地发现她竟躲在树下写高考前体验的日记!
采访中,俞妈妈对女儿考上东大很平静。“其实我们的家庭环境很轻松,没有刻意培养她成为少年大学生,只是在几次试试看的机会中她都成功了,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不期望孩子将来有什么成就。我一直跟孩子说,你可以不成才,但是你一定要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
对应事例
快开学父母太“念叨”不少学生陷入“开学恐惧”
“快开学了,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妈妈整天都像念经一样在我耳边念:你赶紧给我抓紧学习,成绩再不提高你到了小升初哭都没有用!”南京一位小学5年级的孩子丁丁(化名)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诉说开学的烦闷。记者昨从陶老师热线了解到,临近开学,一些家长的唠叨直接加剧了孩子对上学的恐惧心理。
“最近我接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之间因为开学产生矛盾的案例,最集中的就是因为家长给孩子施加太多学习上的压力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敌意。”陶老师热线心理辅导老师、南京12中胡文宇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的家长太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习的难题会让自己变得烦躁,但一旦方法不当,孩子只会因为家长的情绪而变得自卑、不安、受挫。”
那么,究竟怎样正确地迎接开学呢?胡老师提出了她的建议: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放下学习负担,带着期待和孩子一起迎接开学。比如家长可以这样问:马上要开学了,你最喜欢上哪个老师的课啊……要多和孩子交流,主题不要仅限学习,注意帮助孩子建立与学校情绪关联上的愉悦性;第二、要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如果家长粗暴地把孩子从床上拉起来叫他学习,孩子肯定也很不乐意。家长可以请孩子外出吃早餐,或者家长请孩子帮助自己,叫自己起床;第三、万一孩子开学真的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家长要容许孩子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如果孩子第一天还睡眼蒙眬地起床并且不愿意上学,但第二天早起已经不抱怨了,家长就应该予以肯定,这也是孩子的一种努力,适当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王璟
编者小评:每个孩子都是个体,要找出一个适合于全部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可能。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自然关心,但是这种关心对孩子的影响是好是坏,取决于关心的方式是否适合您的孩子。父母不妨把心思放在和孩子多交流、发现孩子最适合用什么方式去教育这样一种“关心”上来,生搬硬套其他孩子的学习经验,事倍还不一定能“功半”。我们报道小俞这个“神童”的“早教”经历等等,不是说这样就适合每个孩子,“早教”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的例子可能会更多。我们想以此告诉父母的是,小俞父母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最适合女儿性格的教育方法。这才是“个性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