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匿名 2009-08-14 10:57:44
择校、择班、择师、择座位……专家指出,家长切不可盲目跟风,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才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结束了,但一些家长给孩子创造“最佳学习环境”的脚步却仍旧没有停歇,又在开始考虑如何保证能让孩子进到一个所谓的好班,还要考虑到为孩子选择一个可心的老师,从最初的择校到择班、再到择师、甚至对同桌的选择也要提出自己的要求,采访中,不少校长笑言,面对家长不断延伸的“择优”触角,他们真的有些“招架不住”。
现象
择班择师很“热门”
托了很多关系,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到了一所热点初中后,汪女士又开始担心女儿入学后不能进入“重点班”由“名师”来带了。显然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家长赵琳表示,给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更甚于找一所好学校。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就见到了几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正在向校方咨询孩子调换班级的事宜。一位家长表示,孩子很调皮,一定要找一位“严格”的班主任帮他调教孩子,而另一位家长则表示,自己的孩子比较脆弱,能否安排到一位和蔼的老师班里。
“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是择校,如今是择师、择班,有的家长要求孩子进数学老师当班主任的班,有的家长则要求进语文老师带的班。”小学三年级的郭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择校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不仅要择校,还要择班、择师,甚至择座位,要求老师安排孩子和一个品行好、学习好的孩子坐在一起,但因为学校在安排班主任、分班、排座位上有自己的做法,所以对家长众口难调的要求颇为头疼。
“许多学校都会先分班主任再分新生。”某热点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们抽签抽出自己要带的班级后,有‘特殊门路’的人就开始活动,一些学生家长会特别提出将子女指定到某班。被指定的班级往往班主任经验更丰富,任课教师业务素质更高。”
据了解,相较普通高中,小学和初中的家长择班、择师更为严重。对于班主任,小学和初中的家长喜欢选择管理严格的班主任,或者是担任主课教学的班主任。而普通高中家长选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看老师是不是高三年级下来的,带的学生高考成绩如何。现状平行、分层次编班都有
据了解,一些学校主要是按男女比例均衡的原则来分班,通常被称之为平行分班。还有一种“S形”平行分班,比如一些学校会将学生中考的成绩作为参考,根据成绩对所有学生进行排队,然后按照S形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按班级数分配。比如,高一有4个班,200名新生从第1名到第200名排队,第1-4名依次分到高一。(1)班至高一。(4)班,第5-8名会倒过来从高一。(4)班依次分到高一。(1)班,这样循环进行,使得每个班学生的平均分几乎相同。按成绩这样分班后,还会考虑男女生比例。如果某个班男女生比例悬殊,就在几个班之间调换考试成绩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男女生。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采取平行分班的方式,尽管教育局严禁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不准举办实验班、特长班,不能按照成绩分班。但还是有部分中学为了迎合一些家长择班择师的要求,对初中新生或者高中新生,先考试再“排队”,即分层次编班。把成绩高一些的学生排进所谓的“实验班”、“重点班”,而其他学生则进入普通班,但分到“实验班”、“重点班”的学生,如果学习进度跟不上,还可以调出,进普通班,同样,如果普通班的学生在考试中排到年级前面,也可以调入“实验班”、“重点班”。
老师如何指定呢?据西大附中校长杨晓云介绍,由于学校是平行分班,所以每个老师带哪个班一般采取抓阄的形式来确定。在任课老师的安排上,如果班主任年轻,经验少一些,则各科就要安排教学经验丰富一些的任课老师来担任,反之,如果班主任经验丰富,则任课老师就会安排一些年轻的老师来担任。由于老师搭配是均衡的,所以家长想要“择班”就很难了。而平行分班,对学校的管理也是有好处的,更能检验每一位老师管理或者教学能力。担忧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择进名校之后,还要择班、择师?孩子将来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呢?社会是多元的,岗位、职位是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是不是又要唯地位显赫、待遇优厚的职业是择?”西安高级中学校长安保仁认为,给孩子择班择师,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安保仁表示,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但为孩子做这些争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家长对孩子本人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他们为孩子竭尽全力东奔西走,托人情找熟人做的这些努力可以看出来,他们把孩子学习上的进步,更多地寄希望于一个好环境、一个好老师的身上,这虽有一定道理,但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在学习中的作用。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自己学习进步快,这是学校好、老师好的原因,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孩子就会把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原因归咎于外因,即没有好老师,没有在重点班就读。实际上,从学习成长的过程来看,孩子主观的努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才是学生前进的主要动力。
安保仁建议,家长应鼓励孩子,让他们充分相信自我,别人能学好,自己也能学好,把学习搞好,主要靠自己的钻研,自己的思考,学会总结经验掌握方法,学习方法是自己在学习中摸索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予的。“在高中,任课老师一旦确定,班级一旦划分,基本不会更改,不能担保每个学生对每个任课老师都满意,但家长应给孩子树立不管在哪个班都要主动和老师配合的心态,如果家长在一旁更是推波助澜,将引起更大的麻烦,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偏科现象。”杨晓云提醒道。建议因“材”制宜 不可盲目跟风
“如果有这样两个班,一个班考了两个尖子生,但不少学生不及格;另一个班没有一个尖子生,但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请家长评论,哪一个老师好?”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西安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采访时先给家长出了一道问答题。
“相信有理性的家长肯定会选择后者。”许建国表示,应当承认,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差异,管理和教学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在评价一个老师是否理想的标准上,绝对不能因为这个班考出了几个北大清华生,就认为这个班主任、这些任课老师有水平,两者不能画等号。
“每年到了招生时节,都有几择问题,一是择校,即一定要让孩子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二是择班,在这个学校里,还要为孩子选择一个所谓的重点班、火箭班、实验班等;三是择师,有择班主任的,还有择主课任课老师的。”许建国认为,家长在没完没了的“择”字前,少了一个步骤,即如何评价自己的孩子。如果忽略了这个基本点,将会出现若干问题。比如,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差,结果进了一个起点较高教学速度较快的班级,孩子见考试就是倒数,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就会出现压力过大的问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还会出现精神问题,比如强迫症、自闭症等。这种活生生的事例,许建国表示,自己手头上就有1000多例。曾有一位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塞进一所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结果孩子不堪学习成绩“不进反退”的压力,最后向学校提出休学。这样“择”的结果就是坑害了孩子的一辈子,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有了一个人生负思维,即“我一生完蛋了”。
这些事例给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给孩子择班、择师,一定要因“材”制宜,切不可盲目跟风,一定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而且评价不仅仅是学业,还要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及发展潜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