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8-05 09:14:17
小升初要不要择校不是问题,如何选择、努力进入适合自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问题。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本人也经历了从茫然到清晰,从徬徨到安定的过程。
首先要对各类学校及其入学方式有大体的了解。由于小升初择校考远不如中考、高考那么透明,所以及时获取各类信息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包括往届家长和学生、亲朋好友、互联网络等等,为了孩子,我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了解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升初入学,有非择校和择校两种途径。先讲非择校的,就是电脑派位,包括推荐生派位(越秀称为一派的)、普通派位和特长生派位,或对口直升了,这是听天由命,恐怕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应该提前了解你所在组往年派位或对口学校是哪些,其中口碑最不好的学校你是否能接受。因为海珠区即便是推荐生派位也有一些大家普遍不看好的学校,而电脑派位是随机的,我不敢抱任何侥幸。
再说择校的,有民办学校联考(最近两年是以育实、应元二中、广雅实验为首的16所民办学校联考),民办学校单考,公立学校特色班考,公立学校转学考。前两者是高调进行,还有公开的宣传、答疑活动,还会公开往年的考试真题。后两者则是闪烁其辞,考试时间一般是不会在网上公布的,要打电话或亲自到学校去问,往年的考题也少见公开,而且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平时成绩比较好,连续获得三好学生称号、考试成绩全A。公立学校特色班考试比较受关注的是一些外国语特色学校,如西外、侨外、越外、江南中学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入学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在五、六月间,考试时间则集中在小学毕业考之后的周六、日,肯定会互相冲突,很多家长报名的时候并未决定考哪一间学校,于是就四处撒网,收集了多份准考证,到临考的时候再决定投考哪一所,因此弃考的非常多。
其次要对孩子的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第一类孩子是最不用担心的,成绩稳定拔尖,品学体兼优,有华杯、市奥英等比赛获奖证书在手,基本上可以在家里等着学校发邀请函了。有的学校会免试录取,有的学校会在考取后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有的会承诺收入重点班等等。如果这些学校你都不大满意,这类孩子正常情况下除华附本部奥林匹克班有一定难度之外,考什么学校都能考上的。
第二类次之,成绩稳定拔尖,品学体兼优,能进推荐生范围,但是没有上面说的获奖证书,这类孩子要小心,不要被学校里的优异成绩所迷惑。目前择校考与小学教学内容基本脱节,每年都有推荐生考不上育实、应元、广雅、中大附中这类大家心目中“好学校”的。
当然,如果你所在组的推荐生派位学校不错、又能进重点班的话,就不用担心,进公立重点学校的重点班,是最超值的。
第三类孩子是最普遍的情况,成绩中上、不太稳定,学习态度还好,就是习惯和方法不大好,家长重视,压一压就上去,松一松就下来。这类孩子的可塑性最强,前提是家长和孩子肯为小升初考试下功夫。
第四类孩子是艺术、体育类的特长生,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成绩比较好的,可以兼考公立学校的择校考试,考中又派中就不用交转学费了。如果成绩一般,靠艺体特长生派位进了公立学校,最好能通过分班考试进到重点班。
第五类孩子是不太多的,成绩中下,比较调皮顽劣,学习态度不好,家长和老师对其学习成绩基本采取放任的态度,能毕业就好。这类孩子其实都有各自的长处,家长和老师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找到适合他们的人生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嘛。
第三是针对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目标学校。我觉得首要因素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学校的层次是否适合自已的孩子,除了中考成绩之外,其他因素也尽可能地多方面打听,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意见和家长们的口碑同样重要。还有就是在开放日校长们都要出来讲话,讲话的内容和精神风貌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学校。当然入读民校还有一笔不小的开支,家人是否在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并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如果不想住宿的话还要考虑上学的距离,毕竟为上学而搬家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
我家小子属于第三种情况,进不了推荐生,也没奖项,特长不属于有关部门认可的范围,长处只有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并且英语成绩比较稳定。考虑到海珠区的普通派位学校不理想,初中阶段不打算让他住宿,于是打定主意第一选择是中大附中,最后选择是江南中学,先后报考了中大附中、应元二中、珠江中学、南武实验学校、97中、江南中学和华侨外国语学校共七所学校,实际应考的是中大附中、珠江中学、江南中学和华侨外国语学校。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