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7-31 10:08:48
小孩的家长一定要搞清楚当地的升学潜规则小孩小时,家长容易有个错觉,以为入幼儿园上小学就像买东西,自己是消费者。随着孩子长大,就会发现:学位难求。
每个地区都有它的升学规则,肯定是不登报纸的,你不去主动了解会一直糊里糊涂,我介绍下北京的情况,大家可参考下再了解你所在地的。
一,入幼儿园:只要家长花钱,肯定能上个条件好的,没啥竞争。
二,升小学:按政策可免费上户口所在地的那一所小学,如果想上其它的(择校),要去那校报名,交3-6万(前些年的价位)赞助费。要注意,某校若收200择校生,肯交3-6万的往往上千,所以凭什么收你的那份呢?一靠家长关系,要托一下人,二靠孩子伶俐,学前教育要搞好。升小学有一点竞争,但不是很激烈,而且上不上"好"小学,对小孩未来的发展也不是决定性的。个别著名小学每年级学生上千,择校生比例达到80-90%,去年有个校长被抓,几年里收了1.6亿赞助费。
三,升初中:按政策由电脑分配小孩上学区内几所中学之一,但多数家庭会择校(报纸说择校率是10-15%,还在降低,我小孩小学老师说"咱们学校每年择校的80%,电脑派位的20%")。初中校可分为优质公办校(俗称市重点)、民办校(三年学费5-10万)、次优公办校(俗称区重点)、不很烂的公办校、很烂的公办校。
例1:离我家几百米就有一著名市重点A校,它的初中部较小,大致情况是:最后招生不到300人,文体特长生60-80人,条子生80-100,各小学推荐的三好生40-50,按成绩自主招生录取100人左右。注意这所学校没有派位名额,自主招生是有考试的,数学语文英语三科,考生有好几千,它只想筛出来100,所以考试设定得很难,语文有很多古诗词古文,数学全是奥数。
例2:民办校也是热门,离我这两站地有一招400人的B校,可能价格算最低档的,三年才5-6万,报名人数四五千,也是考奥数来解决筛选问题。
A校这样的初中,会在开学前"分班考试",成绩好的编为"实验班"约占一半,其它为"普通班",两者在师资和教学安排上有很大不同,更大的不同是环境,实验班学习气氛较浓,普通班里父母较有背景的学生多,学习气氛差些。所以即使家长有通道,有时也要权衡一下,选择去二三流校的"实验班"还是去一流校的普通班。我一很成功的师兄,小孩已经上大学了,当年托了副区长给校长打电话,获得交三十万的资格,让女儿上了一最顶尖校的初中普通班,后来很后悔,认为虚荣害死人。
初中,应试教育正式开始,各校的教学目标全是三年后的中考,上什么学校什么班,是很重要的。升初中一半靠孩子(不能奥数、英语、特长什么都不会),一半靠家长(要搞明白规则,必要时动关系)。
四,升高中:按政策依中考成绩录取,差一两分的可报择校,全市统一价3万。
以某市重点C校为例,先在教委网站公布统招计划400人,其中文体特长100名(舞蹈几人武术几人等等很详细),另外300名也详细列出甲区招多少名乙区招多少名择校多少名等等,如果在你所在区招50人,则小孩必须考进本区报考该校的考生前50名。开学后会发现C校实际有学生600人,除统招生外还有条子生、签约生、其它机动名额等,高中当然也有分班考试,半数为普通班,其它为实验班,某些学校还有"第一实验班""第二实验班"这样的分别。各校都有很多种优待有本校初中血统学生的办法,目的很简单,增强初中部在招生时的地位(这也说明升初中的重要性)。
升高中主要靠孩子,家长是参谋,要争取提前和学校签约以规避考试风险(签约是教委禁止的,但多年来学校和家长间早已形成默契),也有选择合适学校和合适班级的问题。
五,高考:高考从形式上当然是公平的,北京最近几年都是约10万考生,前1000名进北大清华,前3000名的去北航北师大北邮等名校,10000的可上北工大等211校,排20000的也能上个本科一批,30000多的是本二,六七万的还可上大专,八万以后的当啃老族。
但要看到不同区的差别,全北京十几个区县,西城海淀东城这三区考生占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但前10000名却占了三分之二。朝阳区和海淀区考生数差不多,可朝阳考上北大清华的数量不到海淀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进入前10000名的数量不到海淀的五分之一,这还是城八区之一,郊区更不用说了。海淀6所西城4所东城2所高中,被称为一流市重点(还有十几所被称为区重点),高考成绩全市所向披靡,其它区的NO1只能接近这12校尾巴那家,这是现状(报纸说我市教育资源越来越均衡)。
同区校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海淀的人大附中、某名校这样的顶尖校都有三十多特级教师,博士学位教师上百,外籍教师数十,而普通校连区级骨干称号的教师都没几个,还不定哪天被挖走,学生又全是他们挑剩下的,学风环境都没法比,高考成绩一流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就上百(前1000名),普通校进前10000的就几个。
所以高中要到发达三区去上那12所之一,可三区的重点高中从其它区县招生名额很少,怎么办?只能初中就去吧,可教委政策是原则上禁止跨区升初中的,怎么办?只好小学就去了,这个结论很疯狂。
罗嗦了半天,其实是前两天看到有人讨论小孩该不该读经后有感而发。我觉着在中国把孩子养到18岁要办两件事,一是"学会考试"一是"学会做人",后者靠家庭潜移默化,各庄有各庄的招儿,就不用说了。而前者,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对应试教育服气,不可对抗,踏踏实实"学会考试",要量化目标,在北京就是高考进20%或10%(外省应该更靠前些吧),依此规划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学前的教育,完成这项任务12岁前必须靠家长(小学老师没有把学生输送给重点中学的任务,她们大致是快乐教学),12岁后必须靠中学,至于18岁完成这任务后,小孩是否眼界、知识面、爱心、责任感过度流失了,那就看家长水平了。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把应试教育搞得极其成熟,家长万不可与专业人士抬杠,而这里的部分家长,我感觉还没完全意识到这点。
最后引几句话,有次中学家长会,学校一主任私下跟一群家长谈孩子,有人问"不输在起跑线"这类的问题,她说:十万学生里天才的也就一两百,弱智的也几百,其它九万多都是一样的,但18岁的高考能进前20%就上好大学,既然孩子都一样所以进不了20%的都是家长有问题,有些家长在小学到初中阶段,不注意小孩学习习惯养成,怕抹杀个性,实际上如果15岁中考进不了前20%,高考进10%是不可能的,数据摆在那里,可有些家长就是不信邪。人生是场马拉松不假,但12岁、15岁、18岁是升学三个站,跑前面的可获得更多补给,后面的渴了没水,鞋子破了也没得换,抽筋了也没按摩,你们说家长也就是教练该怎么定策略?不信邪的唯一出路只剩下送出国留学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