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6-01 10:07:36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接受到的灌输式教育多,启发式教育少,课业负担不是太轻,而是太重。儿童的教育问题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专家所言:儿童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启迪智慧,孩子的学业负担不宜过重,应该快乐、轻松地成长。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理事长徐善衍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位年轻的母亲因幼儿园阿姨教自己的孩子认识英文字母而向法院起诉。这位母亲认为,当她画个圆圈,孩子可以说是月亮、是鸡蛋,而一旦教孩子这是字母“o”,想象的翅膀就被剪断了——结果,这位母亲胜诉。而胜诉的背后,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想象的翅膀、淳朴的童心,是孩子最可宝贵的财富。希望每个孩子能自然成长,而不要过早地受到“先导式”教育的干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给学生上过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他把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里面塞,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吃。最后他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却啄起米来。陶行知借此喻示了一个道理: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他是不快乐的,就算勉强学了,也是食而不化,迟早要还给先生。同样,如果让孩子们每天疲于应付家庭作业、教辅材料、才艺辅导,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畏惧的情绪,引发厌学、畏学心理;如果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快乐、自主地学习、成长,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成长规律。因为个性气质、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成长速度有快有慢。这些应该都属于正常现象。人们无需背离孩子的成长规律,做“揠苗助长”式的努力。一些家长不问具体情况,亦缺乏因材施教的思想,凡是培训班都上,凡是教辅书都买,恨不得马上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天才。他们处处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务求孩子“步步领先”,结果反倒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相信每一个从严要求孩子的父母都满怀深情爱意,但大爱无边,施之有道。陶行知曾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耐心地了解孩子,真心地交流沟通,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相关阅读: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