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6-18 17:43:24
调查回声
5月25日晚报第5版《奥数的纯真年代》一文勾起我对1956年第一次数学竞赛的回忆。
那次竞赛的过程该调查已经作了介绍,不再赘述,只是有一点与事实有出入需要澄清:北京赛区第一名,不是来自北京四中,而是来自北京三十一中(后来知道这所学校是大科学家杨振宁和邓稼先的母校),这位冠军叫孟强,我们是初中同学。1950年,我们在北京三十中(原名山东中学)上初一,同一个班。
孟强个子不高,敦敦实实,两只大眼,不爱说,光爱笑,外号“笑面虎”,是年级的棋王。据说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摆好棋盘等爸爸回来下三盘棋,然后才做作业。棋越下越好,可是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得补考,爸爸不再跟他下棋了。寒假复习时得到同班张宝瑜同学的帮助,补考得了满分,俩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也引起数学老师的注意。此间我们的数学老师路科明先生多次借数学书给他们看;他俩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路老师请教,路老师总是有求必应,解答问题不过三五分钟,从没多占他们一点时间,更甭提逼着他们学数学了。他们经常到旧书店和书摊踅摸旧数学书:小代数、大代数、解析几何等等,花不了几个钱买回来自己切磋琢磨。初三毕业,孟强去了三十一中(崇德中学),我和宝瑜去了十四中(燕冀中学)。他一直和宝瑜保持着联系,和宝瑜妹妹结婚成了亲眷是后来的事。
1956年夏天,第一届数学竞赛(也是全国的首例),孟强考了个第一名,被北大免试录取进入数学力学系。参加发奖大会的名人,我记得还有著名数学家傅仲孙和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翁独健。笔者所以记得是因为他们二位和华罗庚腿脚都不利落,走上主席台的时候曾引起不太懂事的孩子们的窃笑。孟强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左一个路老师,右一个路老师,对路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路老师,叫路科明,山东人,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有浓重的胶东口音,高度近视,讲课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从不发脾气。一堂课从复习旧课到布置作业,板书只写一黑板,极其精准。上路老师的课确有如沐春风的愉悦,学得轻松又快乐,又有成就感。我们离开三十中后,路老师调到三十五中直到退休。路老师去世多年,如果健在该有九十岁了;最近知道孟强也“走”了,他在三十几年前就因病长期住在医院里,失去了工作能力。不知他们的在天之灵看到今天奥数成灾的情景会作何感想!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