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6-12 13:15:10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近几年来,不少学校为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实践与探索,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起来,但我们发现旧有的习惯方式、传统的教育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着。许多课堂沉闷依旧,课堂仍旧以仅仅完成知识性任务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教师眼中只见书本不见人;课堂是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优秀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充当观众或听众的角色;教师不良的习惯用语,以及行政指令性的表扬,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教师的权威,至于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迷信、依赖,对标准答案的绝对服从,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一颗颗灵动的童心。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掀起波澜?我认为关键在于激活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活动状态,使学生的知、情、意等活动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构成关系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情知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则是全面的心理活动,不但需要认知因素的参与,把社会的认知成果、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心智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素质发展的养料,还需要意向因素的参与,借以启动、维持和调整认知活动,使其能实现认知活动的预期目标,而且为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特别是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创造条件。激活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活动状态,就能全盘带活课堂,为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如何激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状态呢?
一、活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调动各感官的协调参与。教师缺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状态无法激活的主因,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实行优选组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产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材提供的信息,或借助音乐、图画、录象等方式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或文字外的内容,或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上,替人物去说去做,进行角色扮演,或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做一做、贴一贴、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评一评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用文具当作船队,体会“一字摆开”、“头尾掉转”、“两边受箭”的妙处;画一画——画战争形式图,确定曹、吴两军对垒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顺风顺水”;演一演——扮演鲁肃向周瑜汇报诸葛亮借箭经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起到发展语言和训练思维的作用;看一看——看《草船借箭》部分录象,耳闻目睹,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认知与情感系统协调工作,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调动情感效应。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人的情感因素的。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和情感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情感如催化剂,只有在有情感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在课堂学习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
在课堂中,我以微笑作引导,用微笑的面容,关注的目光,给课堂定下愉快的基调。以尊重作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个性和情感的人,而不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尊重学生的发言和见解,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不轻易打断或妄加评语,也不轻易指责和批评,发现学生有独到之处时予以赞赏,保护他们积极进取的锐气;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自学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动手操作,用尊重营造出安全、平等的环境。以激励作条件,用积极昂扬的情绪,激励学生勇闯教学中的难关,以准确合理、丰富多彩的评价语激励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评价以鼓励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以我比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纵向的比较,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保护他们进步的火花。因人而异,给予不同的评价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评价语重在鼓励其大胆参与,委婉指出不足,帮助其提高,再创设机会给他们以成功感,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采用“夸张鼓励”和“隆重推出”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对于冲动型的学生,评价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三思而后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重在激励他们创新,更上一层楼。不同的评价和激励语,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推动他们不断探索,追求成功。
此外,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设计饱含深情的导语和小结语,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充满爱和感情色彩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爱、尊重和安全的感觉,放开戒备,轻松、愉快、调动心理各方面的机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强调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要求他们如同科学家、发明家一样,创立什么或发明什么,而是要对他们的智力潜质,创造潜能进行开发,借以唤醒他们的创造意识,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安全自主、合作互动的心理环境,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和意识,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诱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思维求异、求新,并注意教给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就必然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
教学时,我努力给学生创设创新求异的机会,或引导学生就课文描述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如教学《游园不值》,让学生想象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并进行充满诗意的描绘,甚至拿起画笔进行创作;或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如教学《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学生从下人的角度或蔺相如、廉颇,甚至是秦王的角度进行复述;或引导学生给课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如以“桑娜拉开帐子”为开头续写《穷人》等;或引导学生就课文疑惑处进行创造性的驳问,捕捉学生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以此作契机,调动全班积极参与。教学《落花生》时,有学生提出质疑“做花生固然好,做既体面又有用的苹果、石榴不是更有意义吗?”我首先赞扬这位同学勇于表达个人感受,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顿时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辩论不一定有结果,但却调动起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保护了学生敢于向课文“发难”的勇气,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引入合作与竞争。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合作互动、促进发展的过程。学生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以及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力量和谐统一的协同发挥。课堂的合作方式是立体的,多向的,既有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也有个别与班、组,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师生合作,表现在教与学的关系和谐,师生心理相容,情感共振,相互配合,教学相长。可通过师生共评共议,共同完成朗读、表演、板书,甚至师生共同进行问题设计、段落讲解、练习设计、实验演示等形式进行。学生间的合作表现在生生间友好团结,互帮互助,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可通过小组讨论、评议、互问互答、共同完成表演、练习等任务等等方式进行。课堂中创设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机会,打破课堂单向传播的单调格局,使彼此间的交往密切起来,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增大了训练频率和面积,激活了参与热情,产生了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合作的大环境中适当引入竞争的机制,也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活跃起来。竞争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个人的竞争,也可以是组间的竞争;竞争的内容也是多样的,比谁读得最好,比谁最会思考,比谁最会读书,比谁发言最积极、最精彩,比谁见解最独到、最新颖,一课一评,按不同层面进行评比,盖上小印花以示鼓励,课堂涌现学生你追我赶的局面。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一旦激活,课堂一潭死水的状况也就被打破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优化得以实现。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