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5-25 11:07:21
在初中资源存在事实上的不均衡情形下,以推优的方式,让小升初择校阳光化,同时通过推优名额的均衡分配,来调节小学的生源质量,不失为“次优选择”。而既然是为了择校阳光化,推优过程本身的“阳光化”,就尤显重要。
就目前的推优看,具体在学校之中,存在以下问题:“人情推优”,与老师、同学关系好的学生,可能获得好评而被推优,个性鲜明的学生反而落榜;“成绩推优”,在推优过程中,“默认”学习成绩为重要的推荐依据,实际推优结果是依据“暗中”的成绩排名;“竞赛推优”,即根据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情况推荐优秀。令家长焦虑的是,不知道上述各因素,究竟在推优中发挥多大作用。
有推优却无公开透明的标准,这是大忌。没有透明的标准,推优的公信力必然被质疑,也会引发争议。而之所以无公开透明的标准,教育部门与学校也有自己的“大忌”,即不能让推优变为成绩竞争、证书竞争,与素质教育相背。而实际上,这种“大忌”大可不必。
拿和“小升初”推优颇为类似的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来说,大学评价录取学生,依靠的标准十分细致,综合素质总分包括就读的高中、课程难度、年级排名、平均成绩、SAT成绩、全国荣誉学者、申请论文、推荐信、课外活动、种族多元化、体育活动、超级录取、体育教练点名、家住远处、父母因素、多元化,总计16项,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办法。这些指标中,并不回避年级排名、平均成绩、SAT成绩,因为学习能力本就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它们只占整个评价的一部分权重,因此并没有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业成绩,而无视综合素质发展。
本市小学的情况与美国高中的情况当然不同,但如果借鉴以上方法,把对推优生的评价标准细化,并给出具体评分标准,比如,三好学生投票占多少分,四五年级考试成绩占多少分、特长生占多少分等,既清晰明了,也很好地倡导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他们不是单纯追求考试分数、竞赛证书,而是按自己的个性、兴趣发展。
事实上,小学推优的探索,也是为初中推优、高中推优积累经验。近年来,一谈及大学和高中的自主招生,公众就怀疑其中必有“猫腻”。而回应公众的质疑,就在于建立基于综合评价学生的多元标准体系,并公开透明地执行这一评价标准,把每个学生的相关指标全部公布。需要强调的是,在多元评价标准中,学生的成绩、证书只是一项指标,公布成绩、证书是为了评价结果的公正,而不是又看重分数。
当然,这还只是“次优选择”,对小学生来说,承受如此复杂的评价体系的评价,也属于无奈。要淘汰“次优选择”,使每个学生就近入学,并接受同等的优质教育,即达到“最优选择”,则需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有大致相同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这样,均衡的教育发展,才会给小学生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