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教育 作者:匿名 2009-02-18 10:09:14
65%的受众认为“家教1对1”与个性化教育相去甚远;半数受众认为家教市场竞争加剧,2009年可能消亡一批小型家教机构;“家教1对1”存在的问题依次是师资没保证、服务大同小异和价格偏高。目前,大多数受众认为2009年家教市场将进入调整期。
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这份近万人参与的调查数据呈现在各家教机构负责人面前时,他们的反应近乎一致:目前行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受经济环境及市场营销能力的影响,今年部分教辅机构可能出现经营困难。
但事实上,教辅机构跑马圈地的速度丝毫没有慢下来。“1对1”的招牌从学校、写字楼附近向社区内部转移;手机短信的家教信息不减反增。一位家教机构负责人年初向记者透露:“准备接手一部分房屋中介的门面,改为家教的咨询点,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业内人士分析,广州家教市场热度不减的根本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有条件为孩子选择定制式教育,但当家长们发现,这种“家教1对1”与其个性化教育的宣传目标相差甚远时,无论是大机构还是小作坊,家教市场将面临再次洗牌。
竞争仍在概念层
据介绍,个性化教育的概念伴随着家教市场的企业化运作,在2004年以后被绝大多数的教辅机构视为圭臬,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依然停留在概念层面上。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赞成为孩子报校外辅导班,35%的家长认为小班及“1对1”的教学方式对孩子很合适,但65%的家长认为现阶段家教机构离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相差很远。
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的“1对1”仅仅是把原始家教的授课地点从家庭搬进写字楼,看上去从咨询、缴费到学习整个过程比较规范,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44%的受众反映家教师资不稳定;38%的受众认为家教价格偏高;此外,18%的受众认为各家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
受众需求精细化
许多机构已经意识到,由于近几年家教市场确实比较“火”,所以更多的精力在于创造概念和追随概念,而现阶段,在经过一轮融资热潮之后,面对家长越来越全面的需求,家教机构需要完善教研、技术,把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和细化。
或许能从调查数据里寻找到突破口。
调查显示:除了最直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之外,65%的家长希望通过家教帮助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和乐趣;27%的家长希望教辅机构能够为家庭提供合理的教育计划。
业内观点:
家教1对1≠个性化教育
家教市场很早就存在,早期是大学生或在职老师的个人行为;后来是以中介服务为特色;2004年个性化教育的概念被提出,经过多年的市场尝试,成为目前教辅机构较为看好并广泛参与的一种模式。
无论是传统的培训班、小班教学还是“1对1”,每种模式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都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又有融合趋势,可能最终被个性化教育所取代,但这需要个性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宣传概念阶段,需要经过丰富的案例积累,通过教研、技术等手段真正使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切实缩小概念和实际的差距。
家长的选择趋于理性
现在的家长在选择课外教育辅导机构方面,越来越理性了,对教育机构的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机构单方面宣传,还从机构的硬件、服务质量,及以往的客户反馈等多方面来做出选择。他们通常也从以下指标进行考察:教师能力、课程设置、教学体系、衍生服务及性价比。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教育培训业已经从无序竞争发展到了品牌竞争阶段,一方面教育机构要保证教学质量并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又要做出特色教育,一对一辅导是特色教育的典范,然而更多的教学模式还期待着业内人士的探讨。
大同小异是表面现象
目前家教机构给人感觉“大同小异”或许只是表面现象。从前期咨询、辅导员配备、流程管理甚至广告宣传,看似完全相同,但是,真正环节的含金量存在天壤之别。
家长最终选择怎样的机构,关键还是关注“教学”,这个教学包括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学习方法及兴趣。由于市场需要决定机构走向,因此,家教市场的竞争核心应该锁定家长的真实需求,即教学本身。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