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02-18 10:19:25
舍不得老师同学,随家迁居的9岁孩子每天往返于两地之间上学
一个还不满10岁的孩子,每天耗费三四个小时,花费8元车费,独自乘车往返50来公里。父母做了一个多月的思想工作他也不愿意转学……昨日,记者采访了该校堪称“最牛的小学生”四年级二班学生陈骞。据悉,由于工作原因,陈骞的父母搬到外地打工,而他因为“舍不得离开在学校的班级和同学”,十分坚决地不愿意转学。
孩子:
上学放学要花三四小时
昨日下午,记者在学校操场见到了正在上体育课的陈骞,他正和一帮同学开心地奔跑着。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巴中人,一年多以前,他随在广州打工的爸爸妈妈转学到增城某小学读书,当时自己正读二年级。在一个多月以前,父母打工又搬到广州居住。
他每天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早上6点钟起床,匆忙地收拾和吃过早餐之后,最迟不超过6:30出门;然后步行去公交车站,乘车到增城市,这当中“不堵车要40分钟,堵车就要一小时以上”;他再从增城市公交车到学校,“一点不堵车要20分钟,堵就要30到40分钟”。有人估计,陈骞上学、放学的路程加起来,有50来公里。
陈骞说:“顺利的话,上学至少也要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堵车就要超过两个小时。放学也差不多。这样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要三四个小时。”
父母:
一个多月也劝不动他
昨日,记者采访了陈骞的妈妈冯丽娟。她说,自己一家人是从巴中来广州工作的,最近她到广州工作,一家人搬到广州天河区附近居住。从上学期放假开始,夫妻两人就动员儿子转学到广州某小学读书,连学校都联系好了。“没想到,儿子一直不愿意转学,我们两口子做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他宁愿每天乘车往返,也坚决不同意转学,我们也只好尊重他的意见。”冯丽娟说。
学校:
不赞成但尊重孩子意愿
记者见到了陈骞的班主任陈斌老师,30多岁的她显得温柔可亲。她说,陈骞以前是个内向的学生,“连上课想上厕所也不敢请假”,现在开朗了很多,成绩在班上也不错。“他这样子,当老师的我很高兴,也很不安。我个人不赞成孩子这样做,太远了,毕竟还是孩子啊。”
听说陈骞的事情后,校长蒲春燕很意外,“孩子对学校和班级这样信任,我都没想到。我不赞成他每天跑这么远来读书啊。但我们也只能尊重孩子的意愿。”蒲春燕说,安全是自己最担心的,她将专门安排班主任老师,提醒孩子注意安全,还准备将几个学校负责人的电话告诉给孩子,或者给他做个“安全卡”,以备需用。
教育局:
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就近入学好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是提倡就近入学,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有利。对陈骞这样的情况,“学校和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不宜提倡。”他说,他建议孩子的父母,多做做孩子的工作,“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最好转学到居家附近读书”。如果孩子实在舍不得这个学校,建议家长只好委屈自己,可以到增城来打工,“商机哪里都有,毕竟孩子最重要。”
○对话
我舍不得同学和老师
记者:你为什么不愿意转学?
陈骞:我就是舍不得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陈斌,她很好,教了我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有就是喜欢我们班级,喜欢我们班上的38个同学,特别是我的好朋友廖洪阳他们,以前我们都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转学了,我就看不到他们了。
记者: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不转学吗?
陈骞:我以前在巴中读书,转过两次学,我觉得转学特别累,很伤心。在巴中的一次转学,我都没有来得及跟同学们告一下别就走了(难过样)……最后还是喊爷爷去告诉他们(同学)的……
记者:那你上学放学这么远,累吗?
陈骞:我上车就睡觉,不觉得累!我觉得在学校和班级得到的快乐,至少是我上学劳累的两三倍。
○短评
鼓励孩子接纳新环境
孩子舍不得伙伴和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却不值得提倡。短期内孩子或许能坚持,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效果,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孩子有愿望没错,但父母和老师却须对实现这种愿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个关,并引导孩子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遵循《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为好。
儿童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相对成人较弱,转学对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但在现代社会中迁徙是往往难免的,如今父母因工作变动而不得不转学的孩子实在太多。父母和老师需要做的不是任由孩子躲在旧有的环境中不越雷池半步,而是应鼓励和引导孩子接纳生活中的正常变动,以勇敢、乐观、积极的心态接纳、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环境,接纳新变化,也是孩子人生中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