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匿名 2009-02-13 10:53:15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一位广州在校高三学生写的文章《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文中他这样写道——父亲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中国教育,是中国的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人。这篇文章,旋即引来广泛关注。
如果我没有记错,“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发生在考生身上,2005年,就是在安徽,高考成绩揭晓后,有两名考生痛苦地选择了自杀。而且,这两名考生分别达到了当地二本和二专分数线。如果这两个考生留下遗言,我想,标题应该是《我被中国教育逼死了》。事实上,不仅在升学的关头,就在平时考试之后,因为“分数”酿出惨祸的新闻,每年都在发生。
对于教育,很多人已经表达了意见。无非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家长、社会都用分数的尺子衡量学生。这种教育局面,其实已延续20多年,早在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深刻地感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问题,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列入了国家的文件,可是,过去20年,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成为所有学校、所有家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但我不想把问题,归到教师和家长身上。我所接触的中小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一边痛斥应试教育,一边制造应试教育。他们知道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是摧残,可是,现实却告诉他们,这样的“摧残”才是对孩子的“爱”。这是怎样的现实呢?
就拿“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来说吧。“一本”为何成为农村老农对子女求学提出的“生死底线”?原因很简单,考上一本,才意味着这个农家多年对孩子的付出,可能有所回报。这直接包含这两层意思:其一,农村对孩子求学的付出过于高昂,按全国的平均数据统计,农村孩子上大学,学费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00%左右,也就是说,三口之家,两个大人一年的收入不吃不喝只能供一个孩子的学费;其二,社会以学历为标准选择人才的制度,以及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告诉农村家长,孩子只有考上一本,才在没有人际关系背景下,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人生命运,而考上二本、专科,找到好工作的期望十分渺茫。换句话说,以前是考上大学“跳农门”,现在是“至少考上一本跳农门”。
过高的教育投入、对教育回报的迷茫,这几乎是当前农村送子上学家庭的普遍心态,其中的焦虑可想而知。在这种焦虑环境下,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必然“逼迫”孩子考上好大学,否则,结果就是“家庭致贫”,孩子也“没出息”;而另外一些家庭,则早早决策放弃让孩子上学,在一些地方,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抬头,初中辍学现象回潮——不少家庭认为孩子已经识字,又有了能力,与其继续花钱上学今后找不到工作(或者也是从事差不多的工作),还不如早些去打工挣钱。
当教育与人生命运的转变联系在一起时,所有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都将服从于“改变命运”这一主题。而当以损害学生个性、人格作为改变命运的代价时,本应促使人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本身,已经“疯狂”。
所以,让教育不把人“逼疯”,首先要让教育自己“不疯”,而逼疯教育的是什么呢?生来不平等的户籍制度、生来不平等的教育权利、生来不平等的社会福利保障、严重的社会等级观念、社会潜规则、过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劳动的尊卑价值,等等。在任何国家,都有大学升学制度,都有围绕大学名额的激烈竞争,但为何大学升学的竞争,没有演变为反教育的竞技教育,关键在于教育在平等的教育权利、平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健全法制的平台上运行,教育可以让每个人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发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却不承担改变人“户口”、“福利”、“地位”这些教育之外的功能,这些“功能”让教育,异化为利益与权力。所有的教育乱像,由此而派生。
在教育中长期规划中,能否打破户籍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保障每个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能否建立全国基本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让每个公民有平等的福利;能否缩小行业间巨大的收入待遇差距,等等,这些“外围”的改革,关系到教育能否回归本原。如果教育无法回归本原,让教育“以人为本”,只可能是缘木求鱼——教育即便没有了分数的命根,还有其他的命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中出现的变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