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广州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政策 > 正文

【政策资讯】新莞人子女读书今有望“减负”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匿名   2009-02-09 09:16:11

  本报讯(记者张玉云)记者日前从东莞市教育局获悉,从去年中旬开始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过多次修改,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该《办法》实施后,大批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将直接受益。

  现状:

  家长不堪负荷“高价书”

  现年38岁的徐德福在莞工作已经6年多了。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南城区一公办小学里读书,两个孩子每年要交的学杂费用和借读费将近8000元。“去年年底我老婆被公司裁员了,至今找不到工作。我现在工作的企业效益不好,收入少了很多,一个人的工资要撑起整个家,真的很难。”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徐德福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读“免费书”。

  虽然东莞目前有200多家新莞人子弟学校专门吸纳外地生源,但更多新莞人希望子女能进入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公办学校或知名民校读书,然而这类学校的学位偏紧,导致读高价书的情况难以避免。

  措施:

  年内政府大力投入教育建设

  东莞市教育局在近日明确表示,几经修改的《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实施,该办法的出台,令新莞人子女在莞接受义务教育终于有法可循,新莞人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的人数比例也将因此大大提高。

  假如《办法》可以在今年顺利实施,那些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就可以向学校申请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缓解收入转差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还能够为孩子争取到入读优质公办学校的机会。徐德福表示,如果《办法》今年内实施,会考虑让子女继续留在东莞读书。

  另外,东莞今年在“两会”期间公布的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中,仅教育的支出预算就超过25亿元,位居各类财政预算的首位。

  东莞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林勤表示,今年安排下来的教育财政支出中,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费用支出占较大比例,其中又以投入基础教育建设的费用最多,用于民办学校的投入资金与去年相比也有所增加。

  问题:

  暂难普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

  东莞市教育局民管科科长尹淦江表示,目前在莞读书的新莞人子女数量庞大,如果要当地政府为这一群体的九年义务教育“埋单”,无疑是一个沉重负担。尹淦江说,“政府也曾考虑过借鉴西方教育券就学的方式解决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但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在现行体制制约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很大。”

  虽然现时暂无良策完全解决新莞人子女在莞读“免费书”的问题,但《办法》的出台无疑将彻底改变新莞人子女在莞读书的现状。

  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列入重要议题,为普及新莞人子女在莞接受义务教育带来了新契机。

  新闻链接:

  教育部就20大问题征求民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月6日对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城市择校等20个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在珠三角各大城市中,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在异地接受义务教育、读免费书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却悬而未决。教育界有关专家认为,要解决该问题,主要应通过出台相关措施,改变现行国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机制及逐步推动各地教育资源均衡来逐步实现。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考试真题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衔接经验 | 名校动态

热门推荐

小学模拟题 | 教育新闻

热门试题资料 | 广州越秀区

广州海珠区 | 广州天河区

重点中学

广州大学附中 | 育才实验学校

中山大学附中 | 广州华师附中

二中应元学校 | 广雅实验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