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2008-06-23 09:08:17
这些问题,湖北省的高考生在2004年就已经遇到了,他们付出过代价也学到了经验。据了解,从2004年起,湖北省开始实施“知分填志愿”。当年,高分考生“扎堆”报考省内名校,造成5000多名高分考生无缘重点高校。另一方面,很多外地名牌大学却乏人问津,有的分数线甚至低于“一本”线!
广东与湖北不少地方很相似:考生数字庞大;省内有几所排名靠前的重点高校;各批次考生都比较热衷省内院校……为探求知分报志愿的经验和教训,为广东考生及家长提供参考,记者近日特地奔赴湖北武汉进行采访。 文/记者黄茜
据武汉市外国语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吴小平老师介绍,湖北省2004年以前是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从2004年起则改为考后出分填报志愿。
从湖北这几年的情况看,学生是比较欢迎“知分报志愿”的:首先,自己的分数和全省的分数段都确定了,不用辛苦地“猜分”;其次是知道分数后,“低分高报”、“高分低报”的意外情况基本消失,相应层次的学校能招到相应层次的学生。
对于名牌高校而言,“知分填志愿”更是一大“利好”:高分考生会最大限度地集中,学校可以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不过,““知分填志愿””也有不利于考生和学校的一面:2004年湖北首次实行“知分填志愿”后,不仅考生“扎堆”填报省内高校的现象相当严重。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汪柏林说,因为学生扎堆得太厉害,出现了“反常”现象:华中师范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超过了武汉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的文科录取分数线超过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录取线,这种情况“史上罕见”。
“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数家长和学生都“想到一块去了”。在湖北,文科最好是武汉大学,理工科最好是华中科技大学,这个观念可谓深入人心。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很多学生一看,我的分数还算可以,但也不一定能考上武大华科。为求稳妥,就报华中师范大学吧!于是,不少“相对高分”考生都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华师”,拉高了重点高校“第二梯队”的录取分数线。
据悉,2004年湖北省第一批本科录取工作结束后,湖北有5000余名上线考生无缘第一批本科院校,只能“落档”到第二批院校,甚至无书可读。
考生过度向本省高校集中,导致一些外省名校“乏人问津”。汪柏林说,2004年报考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特别少,这些学校只得征集志愿或降线录取。2004年到2007年,浙江大学在湖北招生可谓“吃尽苦头”。2004年,由于报考的人太少,浙大在湖北的录取线仅高于一本线3分。戏剧性的是,因2004年扎堆省内高校现象太严重,2005年湖北考生“追捧”省外高校。浙大最低录取线最终高出一本线近100分!2006年,浙大再次遭“冷遇”,录取线仅超过一本线20分。反反复复几年下来,浙大被“忽悠”怕了,2007年减掉了20个在鄂招生的名额。
攻略:上了高分保护线 一二志愿未必要分档次
“绝对高分”考生: 报志愿时“摘桃子”有一定资本
填报志愿时,有一条规律被长期奉行:即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要拉开档次。但吴小平老师认为,在“知分填志愿”的情况下,应视分数灵活变通,不必死守这条原则。
“如果考生的分数高出了本省的‘高分保护线’,报志愿时‘摘桃子’是比较有资本的。比如,第一志愿报北大、清华,第二志愿报本省名校也无妨,万一第一志愿上不了,因为上了高分保护线,还可以及时地投档到省内名校。”吴小平说,但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名牌大学设有志愿级差,即考生的分数要减掉级差后再与别人竞争。所以广东的“绝对高分”考生报志愿时,第一、二志愿如何组合,还需要在充分了解不同学校不同招生政策后慎重考虑。
“一般高分”考生: 可适当考虑省外重点高校
现在很多考生青睐本省高校,必然冷落外省高校。因此,“一般高分”考生可适当考虑省外重点高校。不过,吴老师也表示,报考招生名额较少的省外高校也有一定风险,这种风险与“扎堆”省内高校的风险相比,孰大孰小还要仔细掂量。
吴老师认为,如果考生的分数与某校往年在本省录取的最高分数接近,那报考该校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分数只超过该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少许,就要考虑更多因素了。例如,该校今年的招生名额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本省考生中获得该校自主招生资格的人大概有多少等。
“一般来讲中西部的学校是比较少人报的。”吴小平说,“一般高分”考生也不妨把这些地方的重点高校作为选择之一。
“踩线”考生: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想清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考分恰好超过“一本”、“二本”分数线的考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总是面临两难选择:报个好学校,怕上不了;退而求其次,又不甘心。
武汉市洪山高中的语文高级教师陈志军介绍,刚过线的考生应该花更多心思研究线上各大学的每年招生分数。“‘踩线’考生要特别警惕招生‘大小年’现象。”陈志军说,头一年报的人少、分数线低;很多考生瞅准了这一点,第二年都来报这所学校,分数线又升上去了。对于一些往年招生状况与其实力明显不相符的学校,考生更要谨慎选择。一旦决定报考,就要严选第二志愿,找一所能“保底”的学校,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低分考生: 应该一门心思选个好专业
对低分考生而言,学校、地域都是次要因素,最重要是一门心思选个好专业。
低分考生要明确: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想在什么城市工作,什么专业能学到所需的技能。也有老师提醒,低分考生报志愿要更关注现实。比如,在奥运会的热潮下,中国的体育休闲产业方兴未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另外,一些“冷门”专业,如啤酒酿造、茶学和茶艺学、国际管家、殡葬、典当等,报考的人不多,但就业形势非常好,低分考生不妨多考虑这样的专业。
专家提醒
填志愿应特别留意各分数段考生分布
湖北作为“知分填志愿”的先行者,一直到2007年,其高招局面才回归正常理性,考生基本做到了“考什么分数、去什么学校”。记者也收集了一些提醒,供广东考生参考。
提醒一 出省读书也可多一份积累
湖北省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跟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地位类似,都是国内一流大学,在各自省内招生名额较多,也深受本地考生的青睐。
吴老师说:“如果大家都去报省内名校,情况就大大不妙了。”他提醒,广东考生千万不要“死盯”省内的几所名校。一旦扎堆严重,造成“掉档”甚至“落榜”就太遗憾了。
省外、尤其是西部地区有很多好学校还没有引起广东考生的重视。对此,吴小平老师表示:“别以为出省读书是损失了本地资源,其实是多了一份积累。”另外,考生应树立“文凭等值”观念,即国家规定的同一级的各所大学,其文凭价值是相等的。“更何况,上省外一流大学更好过上省内二流大学,这个账要算清楚。”
提醒二 对报考人数要估计充足
影响考生准确填报志愿的可把握因素主要有: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总计划和分专业计划)、去年录取分数线(包括最低线和专业线)以及分数线所处的分数段、考生的高考成绩及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等。考生必须综合考虑这些信息,而不是单纯参考某一个信息得出结论。如果广东省考试院今年公布详细的分数段考生分布表,考生就应特别留意。
不可把握的因素主要是报考人数,但从报考的心态来分析,考生不能忽视两个背景:一是出于上学、生活等成本费用考虑,广东的农村学生填报省内高校较多;二是广州考生会比较集中报考本地高校。因此,考生对此要有估算,将报考的人数估计满,尽量降低报考风险。
报考心态也很重要。有些考生家长认为孩子的分数不错,过分自信;也有部分考生分数较高但过于保守,这些报考心态都会出现风险和遗憾。
也有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部分考生对名牌高校过于执著如果没考上宁愿去复读都不接受稍差的高校或去二本院校。其实,高校招生计划不会再大规模扩招甚至有小幅缩招的趋势。今年错过了“车”,可能明年也上不了。所以请考生珍惜录取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考生和家长如有高考填报志愿方面的疑问,请登录广州日报大洋网(www.dayoo.com)广东高考站专题发问,本报将连续两天收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邀请权威专家答疑解惑。
小学毕业生争民校学位
广州市16所民办初中联考拉开序幕,相当多的小学毕业生前来“赶考”,有的孩子除了参加这场考试,还“转战”其他民办初中的考试,看样子,真是不上心水学校不罢休。
家长为何宁可放弃免费的公立学校,却要掏数万元学费,把孩子送进民办初中呢?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民办名学漂亮的“升学率”才是他们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而怕电脑派位派不到好学校更是他们内心的隐忧。
昨日上午,广州市16所民办初中联考拉开序幕。虽然各区实施“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安排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然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宁愿花高价“博一博”民办初中。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育才实验学校和与其联合招生的增城香江学校的报考人数就超过了4000人,而广雅实验学校的报考人数也达到了2000余人。
现场直击
送考大军堵路 交警出动
考试于昨日早上8时开始。由于“送考大军”的影响,早上7时30分许,从广州大道往二沙岛方向甚至一度塞车。7时45分,记者赶到育才实验学校门口时看到,学校附近的道路上都堵满了前来送考的私家小车,甚至动用了交警前来维持秩序。
记者发现,比起高考来,家长们送考的阵势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考生都是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齐出动送考。
广州市各个区“小升初”都实行“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安排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但不少小学毕业生仍然要面对一场甚至是数场“大考”。记者发现,在参加昨日的联考前,不少考生早已奔波于其他民办学校的考试或者是公办学校的“转学”考试。
“之前已考过南武实验学校和华美学校了,反正多考几所学校,机会就多一些嘛。”一名来自海珠区的家长说,这是孩子参加的第3场民办初中的考试了。
一位陪孙女来考试的奶奶也表示,孙女明天还要参加113中的“转学”考试。“本来只打算报考育才实验中学的,但后来全家一商量,觉得这里竞争太激烈了,所以还是做两手准备吧。”
越秀区的一位家长则表示,孩子下午还要赶到培正参加“转学”考试,“明天七中还有一场要考呢。”
背后原因
民办名校升学率高吸引家长
为何越来越多家长宁愿为孩子掏出数万元学费往民办初中“挤”,却不愿免费上公办初中呢?一名文德路小学学生的家长坦言,她家周围有“省实”和“16中”两所公办名校,虽然也有可能派到这两所学校,但“不敢冒这个险”。“可万一运气不好被派到差的学校怎么办?”她说,掏几万元进好一点的民办初中更保险。这位家长还说,据她了解,孩子班上80%的学生都打算放弃“电脑派位”。
记者观察发现,不少民办名校的学生年年在中考中名列前茅,才是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育才实验学校去年94.6%的毕业生都考入了示范性高中,在家长看来,孩子能进这样的初中当然也就有了上个好高中的保障。
不过,也有家长带孩子来赶考只是为了让孩子也来“练一练”。华附小学的一位家长就告诉记者,已打算让孩子转学进47中,但看到孩子班上很多同学都来报考,所以也给孩子报了名。“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考试,就当锻炼吧。”
联考发起人
考试没有奥数奥英内容
记者了解到,昨日联考的16所民办初中包括育才实验学校、广雅实验学校、二中应元学校等。和去年一样,联考的科目仍然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每门科目分值均是100分。三门考试全部在昨日上午进行。
据民办初中联考发起人、育才实验学校校长李统耀介绍,针对不少家长为准备联考给孩子报奥数、奥英辅导班的现象,李统耀表示,参加联考的各个学校校长已经达成共识,规定联考不搞奥数、奥英的内容。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