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广州站 > 小升初 > 教育新闻 > 正文

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成忧 体教结合成解忧良方

来源:广州日报      2007-06-02 10:14:50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六一”节前夕,有关少年儿童的话题成了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国家有关方面也相继召开会议、下达文件,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费尽心思。教育部去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成了“胖墩”。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广州市体育界和教育界人士,希望通过反映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期找到解开“体教矛盾”的困局。

  现 状

  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 体育教学存在矛盾

  今年年初,由广东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卫生厅、省科学技术厅共同完成的《2006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出炉,调研结果显示,在146项调查数据中,广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数据共66项,仅占45.2%,有80项数据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城市女生的胸围、体重和人体匀称度等指数均有所下降。

  去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今年4月29日,我国全面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导向问题。他表示,目前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分数,而分数的背后是读书,好像一个学生的其他方面并不重要,只要求他读书好、分数高就行了。学生从小到大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读书。

  健康源于体育,而体育在当前形势下似乎成了教育的“掣肘之痛”。体育和教育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两者间的矛盾关系能否化解?日前,记者来到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探访了这所以“体教结合的特色,培育冠军的摇篮”为宗旨的小学。记者发现,这里长期以来都在摸索、寻找一条体教结合的路子。记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徜徉在这所曾培养了著名足球运动员麦超,奥运会冠军杨景辉,羽毛球世界冠军林燕芬、余锦豪和游泳全国冠军谢旭峰等一大批运动健将的小学,看着孩子们进行刻苦的训练,并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和梦想。

  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与本报结缘

  本报文章见证体校变迁

  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校长宋健新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原来,学校的前身祝寿巷小学早就是《广州日报》的“老朋友”。宋健新至今仍然珍藏着一份十年前的报纸,那见证了这所小学和本报的一段缘。

  1996年2月23日,《广州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小巷深处的“双料冠军”――记全面发展的祝寿巷小学》的文章,并配发评论《祝小,你叫人服了》,讲述“这所过去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属于‘第三世界’级(既不是省一级学校,也不是市一级学校)的小学”,如何在几年内声名鹊起、令人关注的故事,但“体教冲突论”在那个年代同样存在。

  1987年,祝寿巷小学和越秀区少年业余体校合并,以体育为特色办校,并面向全区各小学的体育尖子招生。当时的朱校长提到,“那时社会不了解,家长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来此就读,担心‘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误了孩子。”当时的招生确实困难,一个班往往只有10余人。

  但经过10年的发展,1996年的祝寿巷小学已经发生了巨变,学校不但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体育“苗子”,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在越秀区名列前茅,许多人为此“跌碎了眼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祝寿巷小学以“体育特色、文化强项”的身份向世人昭示着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方式,并大获成功。

  2007年的今天,这所特色小学在经历了合并和易名的系列变动后,是否依然辉煌?

  解 密

  体育教育两不误

  体教有机结合已有先例

  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有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学生上午进行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下午则在教练的辅导下从事体育训练。而在寒暑假期间,学生们都要抽出20天左右的时间参加体育训练。

  办学模式与众不同

  人们最直观的判断是,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这里的孩子读书时间少了一半。宋健新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资料,统计显示,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在2006年培养输送参加第12届省运会的运动员达60多人,而且成绩斐然;而学校在近年来的学习水平测试成绩均达到全区的中上水平,近3年更有92%以上的毕业生被省、市级优质中学录取。

  该校采取“体教有机结合,双重有效管理”的办学模式,教学、训练质量两不误,学习、竞赛、输送三提高,成为目前广州市唯一一所具有独特办学模式的全日制体育小学。

  这所体校的教学思路和成果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入选的全国211所体育学校中就有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

  宋健新颇感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广州市二中读高三的曾嘉盛同学不久前被保送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他就是由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培养的运动成绩和文化成绩都出众的“双优生”。曾嘉盛练习的项目是棒球,该项目是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的优势项目,学校棒球队经常代表广州参加国内外的比赛,记者在学校的荣誉室里看到了棒球队获得的一排排的奖杯和荣誉证书。

  学校重金添置器材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竞技水平,学校专门布置了3个练球场,并花重金购置了发球机。体育场、体育馆、健身房、心理辅导室、医务室、美术室、音乐室、电脑室……这所小学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去年,学校斥资百万元建造了人造足球草坪,而且扩充了校园面积,进一步优化教学硬件设施的“西扩计划”也已经被提上日程。

  目前,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共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文化课教师和体育教练各占一半,为了保证学校体育训练的高水平,广州市体育局还专门派3名教练无偿支援该体校。根据省市区的体育发展需要,该校共设立了田径、足球、棒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和射箭等10个运动项目。在这里就读的360余名学生只要缴纳和普通学校一样的学费,就可以接受体育运动的特色培训,这里成了孩子们“体教兼修”的乐园。

  瓶 颈

  一枝独秀有喜有忧

  中间环节人才流失惊人

  每年都有大批不错的“苗子”希望到少年儿童体校就读,而众多重点中学也争着“要人”,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出现了“进出两旺”的喜人局面,但宋健新在喜悦之余却有一份担忧。因为,越秀区少年儿童体校虽然在广州一枝独秀,但“重文化、轻体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维,体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并不明朗。

  一枝独秀备受压力

  宋健新告诉记者,学校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和压力。由于他们是一所突出体育特色的学校,一方面要自己发现、培养一批优秀选手;另一方面则要从全市范围内引进一批好的“苗子”,阻力也随之而来。

  首先,有部分学校不肯输送体育特长生到体校就读,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后,教师的编制严格按学生人数进行配置,本校学生被输送到体校,就读人数减少将直接影响其校的教师编制。

  其次,广州各校教师人手紧缺,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体育传统项目的日常训练时间逐步减少,难寻优良的体育“苗子”,给体校的选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上述问题均需要有关部门从体制上予以解决。在坚持体教结合模式的同时,学校也承受了多重压力,无法培育出优秀的体育人才或者无法保持较高的文化课成绩排名,都将威胁到体校的生存状况。

  体教结合遭遇瓶颈

  “体教结合”被看作是体育和教育之间的时间赛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体育和教育课程,要达到“双优”更是难上加难,培养出真正有文化的运动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断培育、扩大体育市场,增加就业机会,也是刻不容缓的。

  这些思路的理顺并不意味着体教结合已经大功告成,中间环节的断裂成为遏制体教结合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这个中间环节正是介于业余体校和省队、国家队之间的中学阶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在小学阶段被挖掘出来的“苗子”在进入省队后,运动成绩反而下降了,许多人才在进入青年的阶段后被荒废了。宋健新向记者透露,中间环节的人才流失相当惊人。其中有不少客观因素,比如,中学阶段的课业压力明显加大,普通中学在体育和教育的取舍方面,肯定是倾向于文化课教育的。

  另一方面,这个阶段来自比赛成绩的任务压力也压在孩子们肩上。而基层体育教练尚无法全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这使得很多孩子出现过劳训练的情况。

  “人的肌肉是有记忆力的,一旦训练过度又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孩子的肌肉就失去了应有的发展性,运动成绩提升的空间就荡然无存了。”一位资深体育人对此几乎有种深恶痛绝的感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部分摘录)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因素

  1.运动耽误学习,锻炼时间少

  2.室内活动多于室外运动

  3.传统体育项目被冷落

  4.饮食结构不合理

  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1.小学1~2年级 每周4课时

  2.小学3~6年级和初中 每周3课时

  3.高中 每周2课时

  三、无体育课时执行标准

  1.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2.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体育活动

  3.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4.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

  四、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

  1.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

  2.初中学生9小时

  3.高中学生8小时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中学推荐

试题资料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6. 石家庄站
本地教育

教育政策 | 教育资讯 | 择校指南

考试真题 | 简历面试 | 分班考试

经验分享 | 衔接经验 | 名校动态

热门推荐

小学模拟题 | 教育新闻

热门试题资料 | 广州越秀区

广州海珠区 | 广州天河区

重点中学

广州大学附中 | 育才实验学校

中山大学附中 | 广州华师附中

二中应元学校 | 广雅实验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数学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